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战线在高校。当前,世情发展变化迅速,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群体特点,这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保证其实效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都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制约和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占有特殊地位。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国际心理学界兴起的学术思潮,它在批判传统心理学研究过度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学应转而面向人本身固有的和潜在的优势与美德,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好发展,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并在学术研究上实现消极与积极的平衡。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并界定了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两个主要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为后面章节中的比较与借鉴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第三章中,主要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进行了比较,首先阐述了二者的相似相通性,然后重点分析了二者在着眼点、对话方式和途径形式这三个方面的差异。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三个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一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包括关注并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大学生体验“心流”的能力,以及引入五阶段辅导法消除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二是培养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的积极人格,包括发掘积极人格特质,培养高自尊的人格,以及培养现实的乐观主义;三是塑造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环境,包括建构积极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