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定数量的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该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建设占用耕地不断增加,生态退耕和灾毁耕地的不断增多,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德宏州耕地总体质量不高,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投入产出率低,Ⅱ、Ⅲ等宜耕面积比重大等,德宏州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本文首先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耕地资源现状及耕地动态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引起德宏州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德宏州耕地压力指数分析,归纳总结了德宏州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中存在问题;并分析了德宏州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德宏州特殊地域特点,论述了加强该州耕地保护的综合效益,突出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耕地资源保护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提出德宏州从数量和质量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通过研究,取得结论如下:1、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1996-2008年间,德宏州耕地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共减少耕地面积5468.92公顷,年均减少455.7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395公顷(0.59亩),减幅达1.65%。而通过对1996-2005年间德宏州耕地压力指数分析,1998年后,德宏州耕地的压力指数一直大于1,2003年更是达到1.4633,人地矛盾突出。2、耕地质量不高,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研究发现,德宏州化肥施用量增长率高于粮食产出率,耕地产出效益比较低;其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据2009年全国统一时点更新数据统计,2009年德宏州耕地资源中坡耕地(>2°的耕地)112693.33公顷,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1.11%,其中2°~ 6°平坡耕地27293.33公顷,占14.80%,6°~ 15°缓坡耕地44480.00公顷,占24.12 %,15°~ 25°中坡耕地37793.33公顷,占20.49%,>25°陡坡耕地3126.67公顷,占1.70%,Ⅱ、Ⅲ等宜耕面积比重大。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且自然灾害频发。3、水土流失严重;大量化肥、农药使用,耕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德宏州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大量土壤养分流失量;1996-2005年间,全州化肥施、农药施用量分别增加18148吨和504吨,而耕地未增加反而减少了5739.4公顷。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的过量增加,大量氮磷钾化学营养元素及农药化学成分首先造成对耕地的污染,随后随地表径流冲刷进入地表水,将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污染治理的难度。4、德宏州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口将继续增加,建设占用优质耕地,生态屏障建设等将给德宏州耕地保护造成严峻考验。5、德宏州耕地保护效益明显。德宏州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特征决定了加强耕地保护将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应因地制宜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6、本文最后根据德宏州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保护的效益和耕地的属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