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对军队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现状的具体分析,运用调查统计、综合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我军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外军进行后勤社会化保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服务社会化原理,对我军离休干部推行社会化医疗保障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的角度阐述了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评价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效率和适应性原则以及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因素。通过对军队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分析,提出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障的主要构想,并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化医疗保障应采取的模式和评价准则,以及社会化保障实施的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本文提出的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障模式是以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为目标,建立一个多层次、开放式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具体说来,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扩大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体现多层次需求,尽量为最大多数军队离休干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考虑军队离休干部是老年人、较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特殊性,建立以国家财政支出为主的医疗保障统筹机制。并从系统运行的角度考察了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要素,管理和保障制度实施的法制、相关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最后,针对国防科技大学军队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的案例,结合本文设想的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军队离休干部社会医疗保障模式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为推动军队社会化医疗保障的进一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