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知识的界定、词汇量的测量、词汇的发展模式、词汇的学习策略以及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等一直是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领域。本文在联结主义理论的背景下,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需求,以同语义类词为出发点,对词汇的习得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母语者对同语义类词使用非常熟练,不会出现混淆,对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区分得很清楚,换句话说,在心理词典当中已经存储了这些词的搭配情况。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习得过程: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心理词典对词的存储不仅仅局限在同义词的范畴,而是范围更大,上升到同语义类词的领域;经过心理词典的加工,对同语义类词进行分析,提取其分布特征,把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进行聚类和联结;尤其是在中高级阶段,学习词汇不仅要明白词义,词义只是词汇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特征和组合规则,即语义和搭配。本文以《同义词词林》的语义分类为基础,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两个语料库,选取其中一个小类“高兴类”,对其做了统计分析,进而推演出同语义类词之间搭配的不同类型和搭配语义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词林》当中选取20组同语义类词作为实验材料,来考察同语义类词搭配的习得情况。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同语义类状位形容词搭配的语义域不丰富,搭配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高频常用动词上。(2)同语义类词的语义域存在不同的搭配类型,整个搭配语义域的习得是一个从并集到逐步取交的过程。(3)语义相关性的高低对同语义类词的习得影响显著。语义相关性高的同语义类词,较难习得。(4)同语义类词的频率和学习者的水平对同语义类词的习得有很大影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语义系统逐渐完备,对词与词的搭配逐步明确。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从同语义类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有其可行性,但也要有针对性,应根据语义域关系、搭配类型和语义相关性的不同来具体讲解,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