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外部观察、测量和常规石蜡切片法,在显微水平上,系统地研究了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 (C. A. Mey.) O. E. Schulz )的各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探讨了其可耐高盐环境的结构基础;首次报道了小盐芥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过程、受精过程、胚及胚乳发育过程,以及上述各过程不同阶段与花蕾、花、果实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1.小盐芥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特点与干旱盐渍环境相适应,其盐生类型更倾向于假盐生植物。(1)根为二原型,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一层,皮层仅由外皮层和内皮层两层细胞构成。三层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次生维管组织发达。(2)茎的初生结构中外韧维管束 8~10 束,大小不等,呈一轮排列;髓和髓射线发达。茎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也很发达。(3)叶片较小,上、下表皮细胞各一层,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小盐芥上述特征与典型真盐生植物、旱生植物相去甚远。盐处理前后其营养器官内部结构无明显变化,也无盐腺、囊泡等泌盐结构。由此推论,小盐芥更倾向于假盐生植物。 2.小盐芥雄蕊为四强雄蕊,每个花药具 4 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方式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 3-细胞型,有 3个萌发沟。花粉囊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由 4 层细胞构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 3.小盐芥雌蕊由 2 心皮组成,侧膜胎座,每室胚珠多数,弯生,双珠被,薄珠心。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之下,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受精前,2 个极核融合成次生核。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胚乳发育为核型。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子叶背倚胚根。成熟种子无胚乳。 4. 植株形成肉眼可见花蕾时,雄性孢原细胞开始分化。雄性生殖器官发育较雌性为早,但在花蕾露白时雄配子体和绝大多数雌配子体均已发育成熟,为自花传粉创造了条件。花盛开前后,是受精作用的核融合时期。以后,随着胚的发育,子房迅速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