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水灾治理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的两次水灾,是哈尔滨地区历史上损失极为严重的灾害,尤其是1932年水灾是哈尔滨水文记载史上出现的最大洪水,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具有某种不可抗拒性,给该地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哈尔滨伪地方当局在一定程度上展开了救灾工作,筹建了相关组织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害的影响。然而由于采取消极救灾措施,伪地方当局的治理措施治标不治本,致使灾害再次发生的隐患依然存在,这也成为1934年哈尔滨再次发生水灾的诱因之一,也是日伪政府治理水患不力的有力证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以及与新中国灾害治理行为的比较研究,它不仅能为该地区的水灾防范和治理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而且通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灾害治理中理念和行为的鲜明对比,更能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魏相(?--前59),字弱翁,济阴定陶人,西汉名相.汉昭帝时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因治理有方迁河南太守,后历任杨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等职.魏相的学术思想及政治观点非常
Laser等在70年代就报道作物雄性不育花粉在发育过程中内膜及细胞器膜解体退化,但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生物体内活性氧过多积累,可导
文章比较分析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广告赞助和电视转播三大经济来源,找到其在市场经营运作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中超俱乐部的
建国以来,我国水土保持法制建设经历了奠基期、发展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了以《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水土保持法》(1991)和《水土保持法》(2010)等
目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指出“流通产业已经成为
以田山花袋1904年提出的"露骨的描写"和1907年发表的小说《棉被》为论述对象,重新确认了自然主义的"描写"方法与自然主义小说内容的关系,阐明了作为"文言一致"制度中一环的"露骨的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见证近200年的历史变迁勤动与专注——携手实现图书馆同人的梦想拓源与传承——全景展示近现代中国之风云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数据库共收录1833至1911年间出版的5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三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