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之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必然带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增长。这一点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价值体系中就可看出。居住者对于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一层的需求包括环境上的美观,视觉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归属和依附,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邻里间相互的和睦和尊重等等,这些也正是我们环境设计工作者所要深思的内容。以前它们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有能力,不敢奢望或对于这一高级需求的满足。但是在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后的今天,作为小城镇中的人们也希望和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样能够享受到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在这一大需求的环境下,就很有必要对这一特定的居住环境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些大背景的推动下,详细调查和分析一些较为典型的小城镇实例(以湖北省安陆市为例),然后比照大城市住区发展历程和国外小城镇建设现状而做出的整理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提供指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如何在建筑内外环境的问题上倡导融合,增加建筑和外部的过渡空间,提倡建筑的节能和节水,提高住宅建筑在设计上的弹性以满足小城镇居住的代际关系需要,增强小城镇在精神上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在小城镇住区中建立邻里空间,将大城市组团概念引入小城镇住区环境设计中来等等概念。力求结合小城镇自身的实际,综合借鉴大城市在住区设计方面的合理经验来将小城镇住区环境设计得更为人性化、舒适化、艺术化和更加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