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洋地区晚期玄武岩厚度及规模的遥感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分布着大面积的晚期(爱拉托逊纪)玄武岩,是研究月球晚期岩浆活动的良好场所。了解月球晚期玄武岩的厚度、体积乃至喷发通量对于了解风暴洋乃至月球晚期的热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岩浆喷发规模和方式,推测月球可能的地质构造活动等有着指示作用。爱拉托逊纪玄武岩富橄榄石和钛铁矿,其下伏的雨海纪玄武岩富辉石,这两类玄武岩的光谱特征差异十分明显,极易通过高光谱数据进行地层识别。据此,本文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将风暴洋地区划分为7个地质单元。基于月球矿物制图仪(Moon Mineralogy Mapper,M~3)数据判断撞击坑是否穿透上覆地层,筛选出新鲜撞击坑,利用撞击坑挖掘法研究风暴洋爱拉托逊纪玄武岩的厚度,并绘制风暴洋地区晚期玄武岩的高分辨率厚度分布图,得到以下结论。(1)风暴洋爱拉托逊纪玄武岩的平均厚度为~24–88(±2)m,最大厚度出现在阿利斯塔克坑(Aristarchus)西部,多超过60m,最小厚度值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厚度~28–31m。嫦娥五号预定着陆区(吕姆克山,Mons Rümker)附近的厚度为~31–38m。马里厄斯坑(Marius)以东的区域厚度约为~35–45m,远小于Weider等估测的100–300m。(2)具有典型撞击坑分布的西北部地区,厚度分布较大,而马里厄斯坑以东区域撞击坑较少,厚度也随之减小。表明西北部火山活动更为频繁的区域厚度更大,说明晚期玄武岩厚度与岩浆活动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反映岩浆活动的一些特征。(3)风暴洋爱拉托逊纪玄武岩总体积为~1.36×10~4km~3。这一数值仅占风暴洋地区玄武岩总体积的1.6%,说明爱拉托逊纪玄武岩浆活动较之于雨海纪极大减弱。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综合管廊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管廊尤其是交叉节点的抗震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地震发生得较为频繁,对综合管廊及其交叉节点进行抗震分析,对于抗震设计有重要
青少年抑郁增加成年期抑郁症患病的风险,因此研究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心理虐待与忽视、述情障碍、青少年同伴依恋与高中生抑郁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社交网站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这也带来了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风险。青少年是网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必须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力度,只有
深刻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其体现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