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在我国推出已经接近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淡忘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纷纷对这一交易机制实施更严厉的限制措施,使得国内又开始关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实施效果。定价效率是一个市场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那么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从相关的文献梳理开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并阐述了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机理,接下来在对我国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的股票依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组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股票的定价效率指标和收益率分布指标进行实证研究,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实施融资融券交易在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方面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理想,只有少数指标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融资融券交易不能提高标的股票总体的定价效率,能有效改善标的股价暴跌的局面,而对股价暴涨的影响却很小,股票收益率分布并未因融资融券交易试点的推行而发生可喜的变化,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试点的效果令人沮丧;(2)同时也在香港上市的标的股票在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以后股价高估的现象明显改善,但只在内地上市的标的股票的暴跌现象得到缓解;(3)相较于流通市值低的标的股票,在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以后,高流通市值的标的股票对市场下行时利空消息的反应速度加快,暴跌和高估现象都明显减少,但厚尾现象的变化并不理想;(4)换手率低的标的股票在推出融资融券交易以后,定价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股价高估、暴涨暴跌以及尖峰厚尾等收益率分布异象都有明显的减少,融资融券交易对换手率较低的标的股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5)市盈率高的股票受到融资融券交易正面的影响不显著,只有暴跌现象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市盈率低的股票反而从整体来看有较明显的改善,在定价效率和股价高估等市场异象方面都有可喜的变化。从以上结论不难发现,在融资融券交易越充分活跃的地方,股票定价效率和收益率分布异常的状况改善也越明显。并不是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没有影响,而是很多或者很多种类的标的股票,尽管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但这些交易不活跃也不充分,就使得这一理论上有助于改善市场定价效率的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成了市场不稳定的制造者。那么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如何让融资融券交易能够在市场的各个角落充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