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本地区AR患者常见的变应原种类,并分析相关因素对AR的影响,为防治该地区的AR提供依据;另一部分通过建立稳定的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BALB/C小鼠模型,成功建立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致敏的AR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病理表现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18年1月-12月1033例AR患者进行特异性IgE等级评定,检测条包括吸入性7类14种变应原和食入性8类20种变应原,通过特异性IgE的等级评定与症状积分分析AR患者年龄、职业、性别、过敏史、诱发因素和哮喘史与AR的关系,本部分所有数据均用Graphpad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各组血清sIgE阳性率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另一部分选取BALB/C雌性小鼠约20 g,共20只,随机分为AR组和溶媒组,每组各10只。第1、2周,每只AR组小鼠足底皮下注射20ul黄花蒿花粉抗原溶液,对小鼠进行初次致敏,溶媒组小鼠用等量抗原溶媒溶液处理,每周1次,连续2周;第3周,致敏方法同前2周,但剂量减半,同时AR组小鼠双侧鼻腔各滴入10ul黄花蒿花粉抗原溶液,溶媒组小鼠双侧鼻腔滴入等量抗原溶媒溶液,隔天1次;第4周,AR组小鼠双侧鼻腔各滴入10ul黄花蒿花粉抗原溶液,溶媒组小鼠双侧鼻腔滴入等量抗原溶媒溶液,每天1次。建立模型:模型建立时间不少于35 d。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采用叠加量化积分法计分,行为学积分>5分者表示造模成功,小鼠取血制备血清用于IgE含量检测,随后通过小鼠鼻黏膜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本实验的数据应用Graphpad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吸入性变应原主要以艾蒿为主,其次是普通豚草,尘螨、宠物皮毛、草木类、蟑螂、粉尘、霉菌等;食入性变应原主要以鱼类为主,其次是海鲜、黄豆、鸡蛋、花生、牛奶、牛肉、羊肉等。AR的患病与年龄、职业、哮喘(P<0.05)有关,与性别、过敏史、诱发因素(P>0.05)无关。AR组小鼠经过鼻腔局部激发致敏后均出现AR的临床症状如鼻痒、流涕、打喷嚏等,而溶媒组小鼠均无上述症状。AR组小鼠鼻黏膜组织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以及上皮脱落等典型的炎性病理变化。AR组较溶媒组血清IgE明显升高(P<0.01)。结论:sIgE既能明确诊断AR,也能反映AR过敏的严重程度。远离变应原是预防和治疗AR的首要手段及重要手段。本实验用黄花蒿花粉建立的AR小鼠模型是成功的,黄花蒿花粉诱发的AR小鼠模型,可较好模拟人类AR的临床特征,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AR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组织形态学依据,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