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股股东大肆挖掘上市公司,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行为,使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丧失殆尽,中小股民损失惨重,市场投资信心不足,投机风气盛行,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关联交易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大股东关联交易型隧道挖掘行为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变化趋势,对于如何减少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规范研究主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现状,从理论上梳理出大股东隧道挖掘的原因和动机,指出关联交易型隧道挖掘行为的存在性,并进一步提出可能制衡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因素。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大股东常用的四种关联交易型隧道挖掘方式对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及其制约因素,并对本文的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初步统计分析了四种关联交易的现状及趋势,并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另外,我们运用了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大股东确实通过关联交易来隧道挖掘上市公司,降低了企业价值,给中小股东造成了损失,其中国有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具有更为严重的掏空性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效率和公司内部激励机制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隧道挖掘的金额比例均有所下降。本文认为,要有效制约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必须从上市公司自身入手.同时应加强立法和外部监管力度。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一方面,应当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尽早实现全流通,大力减持国有股;另一方面,应该提高董事会效率,保持董事会的合理规模,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制衡作用。从外部立法和监督来说,应该完善关联交易会计准则,规范国有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同时应该加强监督,增大上市公司违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