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老城印迹“造古”在城市街区建设中的运用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众多城市发展建设中,地域文化和历史特征、城市属性随之现代化的步伐而湮灭,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如北京新区望京,要是没有广告路牌的识别系统,根本看不出是在何国何城。这一现象和问题是今后如何科学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众多寻求城市特色的途径中,复古和仿古的建设方法在城市建设中倍受青睐。为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用古典元素对城市进行装裱被当作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速成法”,对于街道或由几条街道所组成的街区的复古或仿古建设运用的最为广泛。在现实中,这些复古和仿古的街道或街区也多以特色商业街或特色步行街的形式呈现。城市的特色商业街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足不言而喻的,而商业街特色的营造却并非轻而易举。就目前来说,若只将简单的仿古和复古建设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探讨研究更好更多的解决方法来达到显示城市特色建设的理念和手段。   本论文以桂林王城历史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造古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城市更新与保护学科的相关理论,其目的是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造古建设进行主观评价研究,并探索其设计运用的具体方法。   古:所谓过去的时间段里所造就遗留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以古造古,为之继承,以古造今为之创新。创新只有具备了历史价值和意义,才可称得上古。造古是在原来复古、仿古手段基础上进行更加丰富地融入现代理念和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实现造古,它是旧的形式与新的科学技术两者有机的结合,以不破坏历史环境而又建造新建筑为目的的一种新概念的表现手法,它是建筑艺术在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过程中新的尝试。本文从造古的理念入手,通过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论的文脉,明确造古的意义。本文着力从追本溯源的兴起,造古建设的利与弊以及该如何进行造古建设等方面对城市街区的造古进行论述,提出造古的对策。最后通过对桂林历史街区现状的调查,结合实例分析、归纳其历史街区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其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对策,最终希望能为以后城市街区的更新与保护提供建议和方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手段上运用数字技术;二是审美趣味在数字化时代发生的变化。就第一方面来讲,新技术、新设计
随着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益加重,建造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使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发了适合不同国家特点的
旅游业在现代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成为第三产业和国民收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传统旅游目的地主要为风景名胜区、温泉、滨海度假区和宗教圣地等。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
我国口腔医疗水平和口腔医院的数量规模仍较为落后,相关建设标准及规范严重滞后,整体医疗环境设施较为陈旧落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近些年国内口腔
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内的自然环境(采光、通风、幅射、降雨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区内的建筑群布局、尺度比例等都会对其内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世界能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建筑成为人类生存延续的必然选择,而外围护结构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身的性能提出了保温、隔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降
学位
本课题来源于导师李百浩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广西
随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提高,人类对环境意识加强,使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水体公园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普遍。所谓湖泊型城市水体公园,是指依托城市较大型
消费社会是继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对当今世界的最显著影响就在于消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欧美、日本等步入消费社会的国家,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成为促进城市空
总体城市设计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中国高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正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规划设计类型,然而,在具体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