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椎体成形术(Percy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保守药物治疗(Conservativemedicinetherapy,CMT)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PVP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5年至2007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三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PVP手术的患者,设为PVP组,接受CMT的患者设为CMT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1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tJalanalogseale,VA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etivityofdailylife,ADL),然后分别在接受治疗后1天、1周、1月、3月、12月进行VAS评分及ADL评分。用统计学分析评价PVP及CMT,在缓解疼痛及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疗效差异。
同时,治疗前,在侧位X-线片上,测定两组患者压缩椎体的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治疗后1月、3月、12月分别复查X-线片,测定侧位X-线片相应椎体的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比较两组患者伤椎高度丢失情况。
治疗及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PVP组及CMT组分别治疗45例(57%)和34例(43%)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组成上,以及在VAS评分、ADL评分、伤椎的Cobb角上,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天,PVP组的VAS评分由8.82±0.75下降至3.29±1.30(P<0.05),ADL评分由5.0±0.0,下降至3.70±0.89(P<0.05),同期,CMT组VAS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改变。治疗后一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ADL评分仍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月至12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ADL评分的变化趋于一致。两组患者Cobb角变化上,PVP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3月、12月无明显变化,均为17°±7.5°;CMT组由17°±6.9°改变为17°±6.9°、17°±8.4°、17°±9.3°,椎体的前缘高度变化上,PVP组治疗前为2.559cm±0.225cm,治疗后1月、3月、12月随访段分别为2.558cm±0.226cm、2.558cm±0.222cm、2.558cm±0.224cm,无显著差异;CMT组椎体的前缘高度由治疗前2.553cm±0.222cm降为治疗后12月的2.526±0.228cm。并发症:PVP组无手术中并发症,术后无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栓塞等发生,仅有1例术后10月发生临近椎体骨折,未发现与PVP术相关的其它并发症。CMT组中,有2例褥疮、1例尿路感染、3例在随访中背部疼痛有复发。
结论:CTM组在治疗3月至12月后,缓解疼痛及改善脊柱功能上,与PVP组趋于一致,但近期效果欠佳,并发症多,部分患者压缩椎体的高度有进一步的丢失。与CMT治疗相比,PVP治疗在短期的缓解疼痛及改善脊柱功能上,疗效显著,中长期疗效稳定,成形的椎体没有高度的丢失,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手段。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保守药物治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