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内电荷分离的二苯乙烯类染料光谱性质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型的不同发光性质的有机染料由于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学等许多科学领域而备受关注,因此研究有机染料化学结构对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影响在光化学和光物理领域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分子工程实现对分子进行光谱性质调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论文提出分子内不同的连接键可导致分子内不同的电荷分离状态,从而影响染料光化学性质。二苯乙烯类分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染料,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横截面,即具有非线性光学性质。我们设计对对硝基二苯乙烯引入不同基团,合成了系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二苯乙烯类染料。并
其他文献
氮氧类的杂环化合物通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1,3-嗯嗪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癌、止痛、杀菌、杀虫等生物活性,因此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新药、新农药创新研发的热点之一,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研究这类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氮氧杂环化合物,我们课题组以官能化的1,3-噁嗪和氢化吡啶的合成为研究目标,高效地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多取代的1,3-嗯嗪和吡啶衍生物。1、研究了亚胺、丁炔二酸二酯和
1000年前,人们不会想到电灯、电话、电视机,更不会想到汽车、飞机和轮船。这些发明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100年前,人们不会想到卫星上天,入地探海,更难以想像现代网络技术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10年前,你能想像到现在的样子吗?那么,你又能否准确设想10年后的样子?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以低碳、节能环保、新能源、生命科学、新兴信息技术、空间科学、海洋学等为
本文首先对燃料电池的发展过程及反应机理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优点及应用前景,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其次结合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对甲醇在酸、碱体系下的电化学氧化机理和反应产物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循环伏吸和导数循环伏吸技术对反应的中间体及转化过程进行研究并推导出可能的反应机理:1.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和循环伏吸技术,研究了甲醇在H2SO4溶液中的氧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