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颗粒是造成灌水器物理堵塞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堵塞形式。在特定灌水器流道结构下,灌水器抗物理堵塞主要受到固体颗粒特性与水温的影响。本文以内镶片式斜齿形迷宫流道灌水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类短周期堵塞测验方法,将小于0.1mm泥沙颗粒筛分为8个粒径段,将其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浑水,分析不同粒径大小与含沙量组合对灌水器堵塞敏感程度的影响,通过流量降幅和流道内泥沙淤积情况将8种粒径段泥沙分为难、易、极易堵塞3组,进而再针对分组后不同堵塞敏感程度粒径段的泥沙颗粒以及含沙量设置完全浑水间歇抗堵试验,同时考虑灌水温度对物理堵塞发生的影响,并运用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qr和灌水均匀度系数Cu两项指标,综合分析评价灌水器整体的堵塞程度,提高含沙水源滴灌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细小泥沙颗粒对内镶片式斜齿形迷宫灌水器堵塞发生规律与大颗粒泥沙堵塞情况类似,主要发生在流道进水口与流道拐角处的漩涡区和低速区。灌水器发生堵塞的位置具有显著的规律性,而发生堵塞的单元却具有随机性。2、水温对灌水器的物理堵塞影响显著,水温越高,灌水器抗物理堵塞性能越好,泥沙颗粒在流道内沉积的概率就越低。夏季灌水与冬季灌水相比,灌水器流道内浑水紊乱程度较高,杂质在流道内存在频繁的粘附、冲刷以及分散的相互作用。颗粒越细,水温对颗粒在流场内的运动的影响就越大,对于泥沙颗粒粒径小于0.031mm的粘粒而言,较高水温对灌水器堵塞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相较而言灌水温度较低的冬季整体容易造成灌水器堵塞发生。3、灌水器工作压力对滴头堵塞程度的影响显著,但灌水器堵塞程度并不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单调增加的。泥沙粒径和温度也是影响堵塞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粒径小于0.1mm的浑水进行滴灌,粒径越小越易造成滴头堵塞,且堵塞程度随浑水含沙量的升高而急剧升高,含沙量、粒径与温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当粒径在0.031~0.1mm之间时,含沙量小于1.25g/L时,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影响较小,当粒径小于0.031mm时,含沙量从1.25g/L~1.5g/L范围开始,对灌水器堵塞发生的影响明显提高。4、单纯采用相对流量难以评估一批灌水器的堵塞程度。本文提出了采用灌水器平均相对流量和灌水均匀度指标,综合分析灌水器的堵塞状况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堵塞程度的概化模型。但是由于假设误差,公式还存在较大偏差,今后在堵塞程度评价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