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金色的玛丽莲.梦露》进行了评述,并由这幅作品延展开来讨论在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女性的命运的问题。安迪.沃霍尔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波普运动的教父,他透过对消费社会的观察,透析其本质,再运用波普艺术手法批判这个社会。“玛丽莲.梦露”系列属于安迪“死亡”系列作品。其主要反映的是在消费社会环境下对女性的物化和玩弄。安迪有意使作品跟梦露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一致,即以男性欲望的客体形象出现,展现她作为商品的属性。这样的作品是冰冷不带一丝情感的,因此是阴森可怖的,作为商品的梦露成为一幅画,而这幅画也是商品,关键是这幅画展现了商品社会的残酷。由此延展开来,在消费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父权文化与之相勾结,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更加边缘化,与此同时,整个消费社会都是商品社会,所有的人都被奴役和物化。在消费社会中,既得利益者在背面展开着激烈的利益瓜分,促使着一系列政治受害者的死亡,而梦露之死正是政治与消费社会勾结起来谋杀的结果。当今的中国社会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环境极其相似,不论是明星还是平民,城市里的女性还是农村的女性,大部分都逃脱不了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结果。但也正是由于资本具有颠覆性的力量,现今的女性想要摆脱被物化的命运也是有办法的,只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创作也是立足于女性命运的困境。但是与安迪.沃霍尔不同的是,并未立足于人物的物化状态,而是基于心理活动的表达。在形式语言上,使用了红色的绳子来象征现实环境对女性的束缚,以女性的主观视角绘制出女性在幻觉中感受到的现实环境对其造成的痛苦、束缚等。红色的麻绳,带有粗糙的质感,当你目光触及之时会有生疼之感,再加之纠缠捆缚,传达出来的痛苦情绪更能使观者体会。材料是布面油画。这个系列的创新点便是利用影视语言里面主观镜头的观看方式来传达作者的心理感受,因为这样做能够使观众立即产生这种感觉的同理心。但总体来讲,比起安迪的作品来讲,力度还是太弱了。除了绘画,创作了一件装置作品,也是试图说明消费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存境况,尤其是女性,运用衣橱这个概念也是契合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