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形网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sh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电解质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具有质轻、粘弹性好,易成膜、电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独特优点,它在锂离子电池、电致变色器件、超电容、传感器等电化学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聚合物电解质一般因其高的结晶度,温室离子电导率非常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目前人们已通过各种途径,如:共聚、共混、交联、增塑、添加无机填料等手段对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然而研究发现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通常是相互矛盾的,提高离子电导率通常会损害机械性能,提高机械性能通常会导致离子电导率的降低。本文旨在制备一种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俱佳的聚合物电解质。本文将PEG400、PEG600和季戊四醇与CH2Cl2在碱性条件下交联缩合成一种星形网状聚合物,并通过FTIR、1H-NMR和XRD确认其为星形网状结构和无定形态。由于季戊四醇的交联作用,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TG分析表明聚合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达260℃。将星形网状聚合物与LiClO4复合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并利用交流阻抗对其电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离子电导率达1.03x10-4S·cm-1。以星形网状聚合物为基体制备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并对LiClO4、增塑剂EC/PC的加入量进行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W(LiClO4)=12%,W(EC/PC)=80%时,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8.83x10-4S·cm-1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和TG分析表明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在160℃左右。将制备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应用于电致变色器件,器件的着色性能良好,转换时间在50ms以下,循环次数在107次以上,说明该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较理想的离子导电层材料。将星形网状聚合物与PVDF二元共混制备凝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并对星形网状聚合物和PVDF的配比,LiClO4、增塑剂EC/PC和纳米SiO2加入量进行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m(星形网状聚合物):m(PVDF)=7∶3,w(LiClO4)=16%,w(EC/PC)=200%,w(SiO2)=10%时,制备的凝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2.12x10-3 S·cm-1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将制备的凝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应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对实验锂离子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和循环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大电流放电时,电池工作电压和容量下降幅度均比小电流放电时大,实验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也有待提高。
其他文献
在现场工艺流程试验的基础上,对某铜冶炼渣选矿工艺流程和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在粗磨细度-0.045 mm粒级占75%、丁基黄药为捕收剂、Na2S为活化剂、中矿不再磨条件下,闭路流程
软子空间聚类是高维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算法通常需要用户事先设置一些全局的关键参数,且没有考虑子空间的优化.提出了一个新的软子空间聚类优化目标函数,在最小化子
通过系统分析贺兰山地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结合研究区盆地构造属性以及物源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探究贺兰山地区三叠世盆地演化的具体过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纸坊组相较于石千
文章讨论了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形式、特点,认为政府实施国家产业技术发展计划是实现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锦州港1990年正式通航,是中国北方重要区域性港口,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目前拥有泊位24个,其中包括25万吨级油泊位、10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10万吨级
结合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和摄像机标定等机器视觉技术以及真圆度算法,研究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形态分析法和一种结合了最小二乘法拟圆的边缘拟合法,对冲孔机床上加工的制孔
目的研究小米多肽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小米多肽分为0.2、0.4、0.8 g/(kg.d)高、中、低剂量组,喂饲小鼠30 d,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测定肝糖原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 0.
介绍了镁合金材料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防锈、防止切屑燃烧、减小加工变形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与要点.
文章通过对触头的各种熔焊原因及熔焊强度的介绍,评价了电触头抗熔焊的准则。对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作了综合分析。讨论了影响触头熔焊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