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文化形成和价值观定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愈演愈烈,儿童游戏的种类、场地和时间不断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的游戏,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扭曲儿童纯真天性、背离儿童原本生活和疏远大自然的危险倾向。国内教育界对此有所警觉,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国内儿童游戏研究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幼儿教育界针对幼儿园内儿童游戏的研究,二是民俗学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心理学界、教育学界、文化人类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也有对儿童游戏和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但尚未形成自己的系统和规模。传统的儿童民间游戏大多符合儿童天性并贴近大自然,有益于儿童发展和教育。可是,我国目前的儿童游戏研究者,大多工作在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真正深入到农村、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做案例调查和参与观察的并不多。实际上,儿童民间游戏研究特别需要从儿童真实的生活背景出发,把握儿童民间游戏的性质和现实,从而真正探讨出它们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本研究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采用文献法、田野工作和访谈法、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探讨。田野工作和访谈的地点在贵州六盘水地区、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研究机构、彝族聚居的乡寨和彝族儿童的学校。 通过对游戏以及民间游戏概念的梳理,本文提出,彝族儿童民间游戏是流传和流行于彝族地区民间的,彝族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与娱乐的活动。它不需要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指导。这些游戏既有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特色和民族特性,也有当代发展出来的时代特色和各民族共性;既有因儿童天性表现出的普世性,也有因人文地理因素而表现出的地方性。根据从文献上和田野工作中发现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结合游戏的外在表现特点与游戏的动机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