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发病率迅速增加,不仅给我国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政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疾病预防尤其是慢病防治中担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政府责任的履行和强化,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慢病防治的整体效果。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针对慢病的疾病防治体系,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防治职责;在我国,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慢病管理原则虽然已经提出,但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部门责任划分不明,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参与度低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这也导致了我国慢病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慢病防治中政府责任的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为促使政府发挥责任,优化慢病防治策略,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完善慢病防治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可以为进一步促进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助于界定和落实政府在我国慢病防治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责任。本研究的样本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相关资料、《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年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数据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期刊。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慢病防治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政府在慢病防治策略制定、机制建设、措施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缺少政策、法律、经济、环境等手段;防控工作中职责划分不清,对相关机构缺乏正确的职能定位;缺乏对慢病防控部门和机构的有效协调等。提出了加强慢病管理法制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强化部门、机构间协调,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参与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推动慢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