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纠纷解决中“私了”现象的法理分析——以河南农村地区为视角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7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关于农村法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如何处理农村纠纷问题更是社会各界研究法治方面都为之关注的重要课题。国家法如何解决纠纷,作为纠纷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我国法律人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并付诸实践。而在当今法治社会的平台下,民间规则下的“私了”依然为我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私了”的力量。虽然“私了”具备快捷方面、维持稳定,保护关系发展等良好的社会功能,但“私了”解决后所产生对罪犯的纵容、权利救济的流失甚至进一步激化矛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干扰了国家法的司法公正,挑战着国家法的威严。农村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鉴于此,我们期望通过“私了”的视角来考察国家法和民间规则真实存在度,提供一个直观的现实描述,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以期从一定程度上掌握民间规则与国家法的契合度,为国家法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田野调查、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和私了的历史、内容、形式、特点等基础问题入手,将“私了”与其他纠纷解决制度及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其次通过描述国家法与“私了”存在度的对比状况,揭示了国家法在农村法效现状;再次,分析了“私了”在农村地区所起到的社会效果,得出私了虽然在农村社会起到一些良好的社会功能,但其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功能却很有限;最后以实地访谈的内容等实证资料为支撑,指出“私了”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机制已经日渐式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影响,“私了”会逐渐与国家法形成良好的理性沟通,其与国家法的冲突也会日渐消融。
其他文献
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是指村民基于其村民的身份直接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时候,当其合法选举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