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花瓣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侧对称花型(zygomorphy)被认为是经过多次反复独立进化而来的,这种背腹极性的建立由多个机制共同控制,包括花器官原基的起始与分布,不同位置花器官对背腹极性信号的响应,以及响应后所导致的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差异。对模式植物金鱼草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由CYC-DICH-RAD-DIV共同控制的背腹极性建立机制。而对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LjCYC2基因的研究表明,尽管豆科与金鱼草的两侧对称花型是各自独立进化而来的,却同样招募了CYC基因控制背部花瓣属性。那么在豆科中是否存在与金鱼草类似的背腹极性控制途径?是否有其它新的因子被招募到豆科花型不对称发育过程中?我们利用豆科另一个模式植物豌豆(Pisum sativum)中的几个花型突变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豌豆突变体keeled wtings(к)始发现于1919年,呈翼瓣向龙骨瓣转化的表型。借助豆科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利用百脉根中一个与к表型类似的突变体kewl,将K基因成功分离。K编码一个TCP蛋白PsCYC3,属于豆科特有的一类非常保守的控制侧部花瓣属性的因子。另一个豌豆突变体lobedstandard(lst),因其带有裂片状的旗瓣而命名,研究表明LST编码LiCYC2的同源基因PsCYC2。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以及对lst/k双突变体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对豌豆中3个PsCYC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结合对豆科多个物种LEGCYC基因的进化分析,我们认为K与PsCYC2源于豆科中的一次基因复制事件,这次基因复制导致豆科中CYC基因发生了功能的歧化。
其他文献
啮齿动物通过取食和贮藏种子行为影响植物种子的时空分布,幼苗建成和森林更新。在“植物-鼠类”种子传播系统中,传统观点认为:植物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无法操控脱离母树的种子的命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的一个内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来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显得非常的必要。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初中数学如何打造高校课堂进行思考,以期能够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校课堂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这对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玉米(ZeamaysL.)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之一。利用不育系进行杂交制种可以免去人工去雄,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种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高速率多媒体通信的迫切需求。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不仅需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还要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