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物质需求,水、能源、粮食之间错综复杂的耦合关系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评价我国各省区(自治区、直辖市)水、能源、粮食的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水平,对于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水、能源和粮食系统(Water-Energy-Food Nexus,WEF Nexus)的框架做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代表性的指标,基于我国水、能源和粮食的统计数据,利用熵值和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对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WEF Nexus的安全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并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各省三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从水、能源和粮食三个子系统的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水与粮食系统安全水平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能源系统的安全水平发展则相对滞后,甚至有些省份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多数省份表现出前期能源系统发展较好,后期则滞后于水资源与粮食系统的特征。(2)从WEF Nexus安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在逐年递增,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6年的综合评价结果平均分别为0.60,0.61,0.53。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等原因略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3)从WEF Nexus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来看,各地区呈不断上升趋势。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就增长速率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4)从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来看,水-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水-能源系统、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则上升相对平缓。且水-能源、水-粮食系统的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年平均增长率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则地区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