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是在观察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之后开展的一项实证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英语听力学习中情感因素的状况,并研究听力动机、焦虑、自信这三个情感因素与听力成绩的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观察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之后开展的一项实证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英语听力学习中情感因素的状况,并研究听力动机、焦虑、自信这三个情感因素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本研究涉及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问卷法、访谈法和测试法。研究对象是福建省永春崇贤中学初三年共96名学生。笔者使用英语听力考试作为测试学习听力成绩的工具,记录其成绩。同时,本研究使用三份听力量表:英语听力动机量表、英语听力焦虑量表和英语听力自信量表,用来测量96名学生在动机、焦虑、自信三方面的表现。另外,笔者随机抽选了8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本研究使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包括以下步骤:一是描述性统计,用来描述研究对象听力动机、焦虑、自信三部分的整体情况;二是访谈分析,在这部分笔者从研究对象言谈中提取关键信息与数据进行分析;三是相关分析,笔者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来探究听力动机、焦虑、自信三方面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主要有:1.描述性统计体现出本研究的参与者具有较强的英语听力动机、较高的听力焦虑感和中等程度的自信。2.访谈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描述性统计结果具有一致性。3.相关性分析得出:听力动机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即听力动机越强,听力成绩越好;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即听力焦虑感越强,听力成绩越弱;听力自信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即听力自信越高,听力成绩越高。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的三个因素动机、焦虑、自信与英语听力成绩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对于英语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本研究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为英语听力研究中的情感理论提供了实证参考,证明了情感因素与英语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就实际意义而言,本研究对英语听力教学有启示性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古老的Hanoi(汉诺)塔问题也称梵塔之谜,是展示递归过程调用,栈数据结构及组合算法概念和技巧的理想范例。计算机科学中人工智能、组合算法,数据结构和PASCAL程序设计等学科往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广泛使用的可视化面向对象系统建模的标准图形语言。全文首先详细讨论了汽车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基于UML建模理论,阐述了该系统的建模方法和设计步
对语法隐喻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介绍,对几则英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以分析,探求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积极的劝说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乡土地理素养内涵和内容的界定,分析乡土地理素养教育对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要素改革的促进作用,提出加大乡土地理课程建设、夯实乡土地理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土地理素养;改革;地理课程;教育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确定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深化地理课程改革应加强乡土地理素养教育。 一、乡土地理素养的内涵 1.素养和乡土素养 素养是平时修养形成的知识、能力、品德、方法、观
员工满意度又称雇员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不仅是衡量酒店绩效的有效工具,也是酒店改善运作流程、实现高效运作、培养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强大动力,是实现酒店"赢得员工、赢得顾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民族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
<正> 我场于1956午大面积建园时,为了摸索建园肥培管理经验,以指导大面积茶叶生产起见,在第五队培育了2.53亩丰产茶园,固定专人管理。1961午开始采摘,平均每亩收199斤(细干茶
辽南交通在汉代已发展成熟。以石棚墓、青铜曲刃剑墓、贝墓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为"并海道"辽东段(辽南)交通线的早期形成提供了实证,以平郭、汶、沓氏为代表的城市群的出现使
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用"社会治理"代替"社会管理",这标志着中共执政理念的转变。近年来,学界对社会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职能、社会
新课程改革正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但初中地理教学方式改革滞后,严重影响初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探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