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且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提高康复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脑卒中康复热点问题。目前,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后的主要康复治疗手段,是卒中单元的重要内容。传统针灸在我国古代就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到了现代,石学敏院士创立了“醒脑开窍”针法,该针法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其要求针刺时手法的量学规范,成熟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目前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已被证实,“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其机制也逐步走向成熟。为进一步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机制,本课题借助SEP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功能变化,为后期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康复治疗精准化。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变化进行观察,进一步分析SEP与BMI、FMA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将3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每组各15例。两组组内根据Brunnstrom分期进行分层。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定,在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分别行SEP检测。治疗第3、6个月做好随访工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患侧肢体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较治疗4周后MB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组MBI提高值与对照组MBI提高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患侧肢体N20、P4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侧肢体N20、P40潜伏期缩短数值及波幅升高数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能够促进中枢神可塑性的发生,从而提高康复疗效。该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缩短患侧SEP潜伏期,升高其波幅,其康复疗效较单纯运动疗法好。脑卒中患者SEP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与其FMA评分及MIB评分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