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元素在西方动画中的表意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没有明确的定义,对于动物或者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这一行为不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仅仅是“不再活着”,而在艺术领域中对它的诠释不胜枚举。许多艺术家都在尝试理解“死亡”,但在现世来看死亡不仅是一次性的更是神秘的,这也意味着创作者可以用任何方式去想象死亡、表现死亡,正是通过艺术作品的高度假定性无限接近死亡,让人们能够看到生命终结时的另一个维度。动画作为包容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作品中的死亡元素不仅反映出艺术家的观念、哲思,还成为载有社会议题的容器,通过不同于文学、真人电影的表达方式,用艺术语言的视觉转化,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价值。从地域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观念各异,呈现方式不尽相同,相比较中国动画较含蓄的表达手法,西方动画在死亡表现上更直接、方式更多样,死亡元素蕴含的象征意义也更为丰富。西方动画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人生荒诞性的思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见解,以及死亡本身是带有恐怖色彩的,出现在儿童受众占比极高的动画中充满争议,在探讨个性与争议的基础上,本文案例主要集中在20世纪后以死亡为主题或含有代表性死亡元素的西方动画,以动画中的死亡主题、死亡意象、死亡叙事等相关元素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西方动画中死亡元素呈现出的死亡现象以外的表意功能。死亡元素的表意,即死亡在动画作品中的设置与意义,具体包括影片对死亡事件的叙述、类型主题的选择、视听元素的表现、死亡价值和意义的构建。
其他文献
波曲纹是两周时期青铜器典型纹饰之一,2018年《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17号墓发掘》报告中霸伯山簋的纹饰造型与铭文引发了学界对其相关信息新的讨论和认识,最新意见之一是可将霸伯山簋上所饰的捉手称为“山形捉手”,可将旧称“环带纹、波曲纹”的纹样重新定名为“山纹”。在此学术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对两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类山形捉手与波曲纹及其相关纹饰展开整理,考辨“山形捉手”、“波曲纹与山纹”、“山形器”、祭
学位
从唐代开始,花鸟画明确界定分科别类,至此便传承有序,发展到两宋时期时,进一步确立了花卉、禽鸟、虫鱼、畜兽、蔬果、器皿等六大类为花鸟画所涉及的题材;花鸟画也涉及如龙凤玄武、麒麟貔貅等神话类的内容题材。就绘画的表现形式上而言,两宋时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仍旧是设色画,另一种则是水墨画。从绘画技艺风格的角度分析,北宋主要以院体工笔一路为主,究其根源,主要原因则是五代“黄筌富贵”工笔设色的风格得到了较好的
学位
杉本博司的艺术创作主要以摄影为媒介。在其结束学业后,曾以古董商的职业谋生,频繁穿梭于美、日之间。因古董生意的需要,他开始了解日本古代历史、古典美术、佛教文化,并思考“人类”、“时空”等命题,逐渐产生了“将东方文明自古以来的价值放进西方脉络中去叙述”的艺术创作动机。本文通过解读杉本博司的相关作品,并尝试结合罗兰·巴尔特对时间与刺点(Punctum)的论述来讨论杉本博司的摄影。杉本博司艺术观念的发展与
学位
李尹桑是民国时期继承黟山派印风的篆刻家,其古玺印印风在当时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篆刻风格与治学态度对后世的印人都有其特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针对李尹桑古玺印印风进行专题研究,从民国时期古玺印创作观念及印风进行整体性概述,然后具体对黟山派的审美思潮和印学观念进行阐释,最后切入李尹桑古玺印印风的艺术特征。通过论述李氏所处的社会背景及黄牧甫对其影响来论证李尹桑古玺印印风的成因,同时把李尹桑的印
学位
鮸鱼(Miichthys miiuy)作为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鲜美,其全身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养殖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鮸鱼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病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鮸鱼的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研究鮸鱼的相关免疫调控机制,为探索增强鮸鱼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对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先天免疫又被称为自然免疫,它
学位
本文以2011年至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原传媒动画学院)影视系本科毕业生170部剧情短片作品为样本,观测该校影视专业对学院山水精神的传承与演变,立足本校教育理念,探讨电影视听表现更多的可能以及电影创作者应有的责任和态度。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学院与其他影视院校不同的教学理念以及将历届剧情短片中重复出现的场景类型、道具类型、内容等按年份进行列表;首先,以学院的山水传统入
学位
本文以李鱓绘画中晚期创作的五张具传世价值的《五松图》作品为切入点,具体从章法布局、笔法运用、墨法层次三方面深入分析李鱓绘画中晚期逐渐成熟的笔墨创作语言在五幅《五松图》作品中的体现。并从松题材文化含义的角度收集其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解析松题材作品的文学象征意义。探究为何松题材作品在中国画作品中占有可观的创作数量,悠长的造型发展历史。本文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从松树的文化含义入手,解析松题材在文
学位
徐渭与八大山人是中国艺术史上两位杰出的书画家。二人不仅于画学上开“大写意”风气,在书法上亦是匠心独运、自成一格。二人有不同的性情特征与风格追求,但在书学思想与审美理念上却具有共通之处:二人均主张回归自在本性,皆强调性情的抒发与表达,同时在审美理念上,共同致力于中和美的审美追求。在书法形式上,二人也表现出诸多差异与共通。二人在用笔与笔势上有不同的表现,徐渭用笔多以露锋为主,且多逆势映带;八大山人多含
学位
疫情席卷全球,线下学习受阻,人们越来越接受移动学习的方式。移动学习应用的下载量从疫情前的5万左右激增至25万,说明受疫情影响,用户对移动学习方式的关注度明显提高。通过调研发现,相比听课,用户更需要的是自学需求的满足,而用户的自主学习场景没有被系统性考虑,影响到用户的学习效率,也影响到移动学习软件的用户体验质量。本文以心理学中的“人机交互可认知性模型”及设计学中的“双钻设计法则”为理论基础,以实证分
学位
漫画为一种将静止画面重新组合、讲述连续故事的艺术,单个画格表现内容有限,因此依赖于读者视线的运动,通过视线在空间中的移动,影响读者对漫画中的时间的认知,以在静止画面中营造时间感。而随着时代和漫画艺术的发展,日本漫画各种分镜技巧已经形成了系统而严谨的体系,漫画家也探索出了漫画艺术与读者互动的新的可能,即利用话框或符号等画面中的元素引导读者的视线,以达成控制读者阅读速度、掌握叙事节奏等目的,这在日本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