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洛蒂·勃朗特和铁凝,是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女性作家,没有任何交集,不存在任何承继与发展的关系,作品风格也迥异,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仔细推敲两人创作特点,会发现有相似之处并且有可以称之为“规律”的潜在因素,也正是这种不同之中的相似性为对两者创作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性,正所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这种异同关系中显示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一生鲜有作品问世。她的创作通常以自己生活的时代为写作背景,通过女主人公的个人遭际,反映出特定时代欧洲女性尤其是英国女性的生活境遇与社会地位,提出深刻的命题和思考。作品的语言是冷峻严肃的,主题的表现大多以爱情为切入点,细致描摹女性个人命运的不可自主,女主人公却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最终达到人的价值是尊严和爱的结合的理想状态。作为中国当代作家的铁凝,在“政治先行”的时代步入文坛,却没有落入意识形态为艺术创作基本准则的窠臼,形成个人独具风格的“诗意”小说一派。又在新写实主义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展现出个人“微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特点,在纷繁复杂的文艺之林中独占一席之地。在看似无迹可寻的创作轨迹之中,可以体会到铁凝对艺术的把握与对生活的虔诚。夏洛蒂·勃朗特和铁凝除却同为女性作家这一共同点,还有其他值得深入探讨的可比较因素。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和铁凝作品之类同和差异的比较和对比,寻求文学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的美学基础。本文利用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中平行比较的原理从作家的个人经历、小说创作模式与表现特点、作家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小说创作异同的文化根源四个方面来研究夏洛蒂·勃朗特和铁凝的创作中(主要指小说创作)跨文化和时代的碰撞与融合。体会一种超越地域国界、超越时间的精神力量,从而得出两者的创作是跨时代与地域之间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深刻阐述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