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人在园林作品中看到破坏行为的实施后果,甚至是破坏行为正在被实施的时候,会一味的口捉笔伐大众的素质。但本文却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位置,剖析破坏行为成因;提出破坏行为公式和破坏行为发生的层面;提出在一定环境下破坏行为是大众不可或缺的正常行为;提出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破坏行为,可以提高园林设计质量。 园林作品中的破坏行为和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可能发生的破坏行为本质不同,它们的特点是比其他场所中发生的破坏行为(暴力、犯罪等等)性质要轻,范围较小(品种较少)。但是随着全球问题的不断深入,社会日渐复杂,这个问题已经不再单纯,园林作品中人的行为的多样化的同时,破坏行为也多样化。并不是破坏园林设施的行为就叫做破坏行为,在此所讨论的园林中的破坏行为范围远远大得多。作者提出:忽视人的行为因素是产生破坏行为的最深远,最起始的原因。在今天的园林设计中再有人怀疑或忽视人的行为因素,那么,可想而知他会在设计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作者认为“设计必须为人(Design must be for people)”是当今园林设计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另一方面,作者认识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渴望园林作品能够营建融于自然,具有精神文化生活的环境,能够在其中释放他们日益疲惫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发展压力下所产生的种种破坏行为。在生活走向小康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渴望更多满足健康和休闲的日常生活空间,目前的园林作品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本文从传统破坏行为意义中得到启发,针对大众行为和园林设计存在问题,以“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从破坏行为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对破坏行为心理学根源、遗传学根源、行为学特性、表现特征等几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阐述破坏行为的起因,形成和发展。作者本着最小化语言的精神阐述破坏行为的实质,改变以往人们对破坏行为的偏见。本文为破坏行为和园林理论结合开辟了道路,为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基础性准备,提出防止和引导破坏行为的一般性原则,为当今园林设计提供理论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