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已经成为癌症相关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2年赫捷院士报道了中国排名前十位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肺癌无论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讲,都是名列第一位,其中80%以上病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确诊为NSCLC时,尽管近来年采用了多种综合预防和治疗手段,仍然难以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改善其生存率,肺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15%,因此,系统的研究NSCLC的发生、发展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一直是肿瘤研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抑癌基因p53的负性调控因子,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位于人染色体17q23/q24区域,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C(PP2C type protein phosphatase)家族成员,由PPM1D编码,人的Wip1蛋白分子量约为61k D,由605个氨基酸组成,能够通过依赖于p53蛋白途径和非依赖于p53蛋白途径,促进肿瘤进展。近年来,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膀胱、肝、脑膜、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发现了Wip1的扩增。此外,许多人类原发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卵巢透明细胞腺癌、乳腺癌、胰腺腺癌)包含扩增的Wip1基因和高表达的Wip1蛋白质,并且显示出与癌症患者预后不佳有关。Naoyuki Satoh等发现原发性肺腺癌患者,Wip1在肿瘤上皮细胞表达的增加,与肿瘤进展和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拟观察Wip1在NSCL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其判断预后的价值,并分析Wip1具体作用机制,为将其作为一个NSCLC候选治疗靶点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第一部分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预后价值分析目的:研究Wi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2001年-2010年期间117例NSCLC患者临床样本,均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10例来自于支气管扩张等手术中切除的正常肺组织及癌旁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Wip1在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Pearson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应用Log rank检验进行相关性判断,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判断。以α=0.05为检验水平,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Wip1阳性表达定位于胞浆和细胞核,呈浅黄色、棕黄色或黄褐色。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2%(81/117),与正常肺组织中Wi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0.00%(0/1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114,P=0.000)。2 Wip1阳性表达组年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68)。非小细胞肺癌组织Wi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中,男性占70.4%(57/81),女性占29.6%(24/81),W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中,男性占83.3%(30/36),女性占16.7%(6/36),采用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7,P=0.138)。Wip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7%(47/53),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56.8%(25/44),在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为45%(9/20),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发现肺腺癌中Wip1表达高于鳞状细胞癌和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χ2=18.106,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Wi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中,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组占29.6%(24/81),中低分化组占70.4%(57/81),W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中,高分化组占19.4%(7/36),中低分化组占80.6%(29/36),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1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之间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8,P=0.249)。Wi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中,肿瘤大小≤3 cm病例占14.8%(12/81),肿瘤大小>3 cm病例占85.2%(69/81),W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中,肿瘤大小≤3 cm占38.9%(14/36),肿瘤体积>3 cm病例占61.1%(22/36),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7,P=0.004)。Wip1蛋白阳性表达组中,淋巴结无转移病例占55.6%(45/81),淋巴结转移病例占44.4%(36/81),W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中,淋巴结无转移病例占69.4%(25/36),淋巴结转移病例占30.6%(11/36),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157)。非小细胞肺癌Wip1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临床分期I-II期占55.6%(45/81),III-IV期占44.4%(36/81),W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中,临床分期I-II期占75.0%(27/36),III-IV期占25.0%(9/36),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1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46)。3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Wip1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Wip1阳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低于Wip1阴性表达组。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Wip1表达相对危险度为5.096(95%可信区间=1.501-17.303),临床分期相对危险度为0.159(95%可信区间=0.037-0.6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小结:1 Wip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2 Wip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关系密切,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3 Wip1阳性表达组总体生存期低于Wip1阴性表达组,其高表达是预后不良的高风险因子。第二部分Wip1-si RN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研究基因沉默Wip1对NSCLC A549细胞、NCI-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基因沉默Wip1。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从三个设计的si RNA中筛选出最有效的si RNA。通过MTT技术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21及P27的表达。结果:1三种Wip1-si RNA(40 n M)转染A549细胞、NCI-H1299细胞株48h,对Wip1的表达均具有一定的沉默作用,其中Wip1-si RNA-3的沉默效率最高,达到90%以上;而空白对照组及阴性转染组Wip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2与阴性转染组细胞相比,基因沉默Wip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NCI-H1299的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Wip1-si RNA转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及阴性转染组细胞之间增殖率无明显差异。3敲低Wip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NCI-H1299的细胞周期具有显著作用,表现为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而处于G0/G1期的细胞显著增加。4 Wip1-si RNA转染A549、NCI-H1299细胞48 h后,与Non-Target-si RNA和对照组细胞相比,PCNA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P21、P27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小结:1设计的Wip1-si RNA能够特异、有效的抑制Wip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 Wip1-si RNA能够显著抑制NSCLC细胞株A549和NCI-H1299细胞的增殖;3 Wip1-si RNA能够显著抑制NSCLC细胞株A549和NCI-H1299细胞G1→S的转换;4 Wip1-si RNA能够显著抑制NSCLC细胞株A549和NCI-H1299细胞PCNA蛋白表达水平,促进抑癌基因p21和p27的蛋白表达水平。第三部分Wip1-si RNA对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行为的影响目的:探讨Wip-si RNA敲低Wip基因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肺腺癌细胞A549、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Wip1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ase,MMP)-2、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 Wip1-si RNA(40 n M)转染A549、NCI-H1299细胞48 h后,与non-Target-si RNA及对照组相比,其迁移到划痕区域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non-target si RNA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侵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non-Target-si RNA组相比,Wip1-si RNA(40 n M)转染A549、NCI-H1299细胞48 h后,与non-target si RNA及空白对照组相比,Wip1敲低的A549和NCI-H1299细胞,其侵袭到膜下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non-Target-si RNA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侵袭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3将40 n M的Wip1-si RNA转染A549、NCI-H1299细胞48 h后,Non-target-si RNA组相比,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TIM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non-Target-si RN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小结:1 Wip1敲低显著抑制A549和NCI-H1299细胞的迁移能力。2 Wip1敲低显著抑制A549和NCI-H1299细胞的侵袭能力。3 A549和NCI-H1299细胞中敲低Wip1,可以下调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促进TIMP2的蛋白表达。结论:1 Wip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p T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可能参与了对NSCLC发生、发展的调控,其可做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一个较好的指标。2基因沉默Wip1能够通过下调PCNA,上调p21和p27蛋白表达,抑制了G1/S期转换,从而抑制了NSCLC细胞增殖。3基因沉默Wip1能够通过下调MMP2、MMP9,上调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了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