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电化学制氢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各种光电催化活性材料中,Ga P具有合适的能带位置和较小的带隙宽度等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太阳光电催化制氢光电极材料。然而,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化学制氢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各种光电催化活性材料中,Ga P具有合适的能带位置和较小的带隙宽度等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太阳光电催化制氢光电极材料。然而,实现优良和稳定的光电化学性能,平面块体Ga P材料仍然存在一些缺点:1)稳定性差;2)光吸收率低;3)光生载流子扩散距离短。通过微纳结构调控,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但传统的Ga P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过程繁琐,且用到强酸等危险试剂,限制了Ga P光电极的大规模生产、应用。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使用中性Na Br溶液为电解液,在电化学刻蚀过程中采用线性扫描的刻蚀电压,可以使得Ga P多孔层表面的无序层在刻蚀过程中直接被去除,一步法直接制备大面积、高度有序的Ga P纳米孔阵列。Ga P纳米孔表面呈三角形状,内部孔壁为起伏的锯齿形,进一步增加了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和对光的吸收。通过改变Na Br溶液的浓度和刻蚀电压的扫描速率,可以调节纳米孔的尺寸。将所制备的三维Ga P纳米孔阵列用于光电化学产氢体系的光阳极,表现出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最大光电流密度为5.65 m A·cm-2,是之前研究成果2.3倍,是平面Ga P光电极的58.3倍,表明三维Ga P纳米孔阵列有助于提升Ga P光电极的光电化学产氢性能。电化学阻抗谱和光致发光谱分析表明,与酸性刻蚀溶液相比,中性溶液能够有效钝化纳米孔表面态,促进纳米结构光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其他文献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MALDI MS)作为一种软电离分析技术,对蛋白质、核酸、代谢小分子等生物分子的检测
介孔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有序介孔氧化钛材料因其无毒、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论文主要围绕有序介孔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开展,首先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PS-b-PVP)在溶剂蒸汽退火过程中的自组装,探究了各种因素对其自
研究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波及其动力学性质一直都是当今数学物理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从动力系统的角度研究四次非线性Fujimoto-Watanabe系列方程的行波解分支及其动力学行为。由于该Fujimoto-Watanabe系列方程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四次非线性),我们根据其特有的结构,利用一定的技巧,包括变换、积分或同乘以一个因子,将其转化为平面动力系统。再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分支方法,得到
由核恐怖袭击或核事故引起的全身辐射,以及在腹部或盆部放射治疗过程中遭受的局部辐射,均可引起胃肠道结构及功能的损伤。牛磺酸(TAU)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游离氨基酸,具有膜稳
模块化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是功能强大的生物合成工厂,催化合成一大类结构复杂、活性多样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脂肪酸类似,由短链羧
随着世界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的研究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按建筑使用属性可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隶属偶蹄目(Artiodactyla)、反刍亚目(Ruminantia)、麝属(Moschus,)、麝种(Moschus berezovskii.),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动物,因成年雄性林麝分泌麝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与植物之间的纽带,被认为是比土壤有机质更可信的环境变化指示因子。研究土壤微生物对于了解土壤元素,科学地利用土壤,营造最适生态效益的林分以及改善生态
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原产于中国,种子含油率高。油桐种子取制的油脂称为桐油,主要成份是含有3个共轭双键的α-桐酸(18:3Δ9,11,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常与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连接,形成叠层结构,再通过钻孔后与其他结构件连接。由于CFRP的各向异性及脆硬性,其制孔缺陷一直是困扰这种叠层材高效加工的难题。对钻削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优化钻削工艺参数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钻孔质量。本论文以CFRP钻削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光纤传感器的钻削温度与应变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