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政府管理着社会事务,但是它的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市场机制虽然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市场机制面对社会问题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更谈不上合理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非营利部门正是从政府与市场机制无力覆盖的区域中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的非营利部门与西方的非营利部门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的非营利部门以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主,而我国的非营利部门则是以公立非营利组织为主。公立非营利组织虽然具有政府背景,但是它们的功能及发挥的作用与西方非营利组织基本是一致的。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重要领域都活跃着公立非营利组织,它们承担着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提供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责任。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经常在营利组织中出现的问题,也频频出现在公立非营利组织中,并且这些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如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了话题之王,2008年5月“天价帐篷”事件,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天价餐费事件、郭美美事件、“天价采购”事件、武汉红十字会违规出租救灾仓库、四川某县级红十字会“口头要求”当地不得接受“系统外”捐助等事情接二连三地出现。事情远远不只如此。公立非营利组织频繁地出现问题,已经使它的廉洁罩上了浓重的疑云,严重危及到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基于这样的情况,本文以内部控制为主要内容,对公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提出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揭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探索解决方案,以期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本文从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点、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揭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分析了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随后,本文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解决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本文共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介绍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点及本文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概述。本部分界定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范围并分析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结合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界定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国外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相关经验。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相关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强调信息公开、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三审制度、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强调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本部分以公立非营利组织的丑闻为引子,引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治理结构不健全、人事制度不合理、预算管理不健全、信息透明程度低,社会公信力下降、缺乏风险意识及内部监督执行效果差等问题。本文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尚未制定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非营利组织所有者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非营利组织过分依赖政府,非营利组织与市场的关系密切等方面。第五部分,解决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主要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效果的建议。首先,结合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构建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框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监督与自我评价三部分,并对每部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加强政府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及组织行业自律等外部因素加强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监督。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文主要结论进行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