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投资者乐观情绪与IPO抑价关系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股发行抑价是指IPO上市后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的现象。无论是发达资本市场还是新兴资本市场上都普遍存在IPO抑价现象,所不同的只是抑价程度的区别。由于IPO抑价通常以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偏离发行价的幅度计量,因此根据这一计算公式可以推断,导致IPO抑价现象的原因要么在于发行定价偏低,要么在于首日收盘价高于IPO的内在价值,或者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IPO抑价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IPO抑价的异常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结合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假说,然而这些理论和假说或者与实际不符,或者尚处于描述和猜测阶段。从2005年开始,我国新股发行开始全面采用累计投标询价制,然而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消除IPO高抑价现象。新股发行高抑价究竟来源于何方?为什么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不能消除这一现象?对此问题的回答能为消除IPO高抑价,从而提高一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借鉴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探讨影响中国股市抑价现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从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层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抑价现象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其次,本文提出了先验乐观情绪假说,认为基于以往新股发行的高抑价历史信息,无信息优势的散户投资者趋于高估IPO内在价值,从而形成对新股发行的狂热情绪。根据这一假设,建立了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投资者的先验乐观情绪会导致IPO高抑价。然后,笔者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近11年来新股发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IPO抑价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对IPO抑价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最后,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投资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基金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我国基金行业从诞生至今,其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开放式基金,从2001年的3只发展到截至2014年底的1763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多因素分析等方法 ,以 3所中学学生群体为对象 ,探讨中学生外踝损伤的机制。研究显示 ,中学生外踝损伤率高 ,首先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和人体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