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和远志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胡和远志是具有极高价值的药用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目前,关于柴胡和远志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研究还很少,尤其是针对万仙山上野生的柴胡和远志的解剖结构尚未报道。本论文主要针对柴胡和远志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特点做了详细的描述,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中药柴胡和远志的经济价值、药材鉴定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实验针对河南万仙山的柴胡和远志的根、茎、叶为植物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技术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如下:(1)柴胡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上下表皮均一层且含有气孔器;栅栏组织仅一层垂直于上表皮,海绵组织2-6层,细胞排列疏松胞间隙大;叶脉是平行叶脉,主脉中的维管束由2-3层厚壁细胞组成半圆形结构。(2)柴胡叶柄的结构主要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表皮细胞一层,表皮下有几层厚角组织细胞和皮层薄壁细胞,维管束成行排列,每个维管束外围有数层厚壁细胞,木质部非常明显由大量导管组成。(3)柴胡的幼茎、中茎结构基本相似,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构成。老茎是由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和髓射线构成。幼茎和中茎的表皮细胞连接成为一个多边形环状结构,老茎为圆形;老茎皮层细胞的数量比幼茎、中茎的多,细胞壁增厚;老茎木质部中导管口径比幼茎、中茎导管口径大。(4)柴胡幼根中由表皮、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构成,木质部中导管呈对称的扇形。柴胡老根具有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受外界压力而被挤毁。柴胡侧根从根毛区产生突起,穿过表皮和皮层向外延伸。(5)远志叶上下表皮均一层细胞,上表皮突起,下表皮为波浪状;上下表皮均一层且含有气孔器;栅栏组织为长圆柱形,仅一列,垂直于上表皮,海绵组织3-5层,细胞排列疏松;叶脉中维管束小,不发达,为外韧维管束。(6)远志花柄呈椭圆形,表皮细胞一层,细胞壁薄,其内为基本组织,较发达。维管束位于花柄中央,木质部较明显由2-3个并列的导管围成一个花环结构,没有形成层。(7)远志幼茎表皮细胞长方形,表皮细胞环绕呈长圆形,中茎和老茎表皮细胞正方形,细胞环绕呈近圆形;幼茎和中茎皮层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幼茎维管束在茎中央呈长椭圆形,中茎维管束呈近圆形,老茎木质部导管排列呈五边形,导管数量逐渐增多,口径增大;远志老茎髓中央形成髓腔。(8)远志老根是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老根中木质部导管排列呈圆形,根中大部分是薄壁细胞,其中次生韧皮部占大部分。柴胡和远志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差异,但在药用价值上又有一定的相似性。柴胡的药用部位主要集中在根中,远志的药用部位主要集中在根的次生韧皮部及大量的薄壁细胞内。
其他文献
为提高纤维素原料对乳酸的转化率,将富含纤维二糖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ZU-07)孢子和德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ium)细胞共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将共固定化细胞
库切的小说《耻》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文本,抛开经常被讨论的后殖民主题和叙事角度,本文回归文本本身,找出小说主人公卢里感到"耻"的瞬间,并由此探索更普泛的意义。
随着心血管疾病病理的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的揭示 ,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备受关注。作用于中枢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药物的抗高血压效果显著 ,其中选择
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关系着学生能否有效的保障学习和完成学业,在现有的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民办高校资
<正>5月30日,义乌市召开工业转型发展大会,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指出,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义乌制造
在经济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营空间,与此同时也陷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状态。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房地产企业中的
<正>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越权执法难题是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这方面,江西从2010年初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政执法级别管辖制度试点,虽然取得一定
<正> 干部转变作风,是个共性问题。重在教育,关键是提高干部素质。就我省而言,更应有紧迫感。河南的大轰大嗡,声蜚省外。我作为河南干部的一员,不应只是评论、指责,而应把自
期刊
【正】 说到茶具,我国素有所谓“景瓷宜陶”的说法,就是说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这种格局,自明代至今,一直未变。江苏宜兴的紫砂陶问世于明朝,并很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