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与面神经修复密切相关的JAK1-STAT3信号通路入手,探讨电针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分子信号机制,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面瘫提供坚实、可靠的实验证据,促进针灸优势病种的推广应用。方法选用由四川省实验动物专委会养殖场提供的日本大耳白兔66只(质量合格证号:SCXK[川]2008-14),体重1.9-2.1kg,80-85日龄,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术前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自愈组,其中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按疗程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动物6只。除术前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动物用特制止血钳压榨右侧面神经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第1天即进行治疗,5天为1个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2天,治疗3个疗程,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术前对照组为适应性喂养3天后取材,模型自愈组为术后5周取材。观察电针术侧“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兔面神经组织形态学、CNTFR、CNTFR mRNA、JAK1、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1.组织形态学定量结果:1个疗程后,电针组髓鞘数目及厚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个疗程后,电针组髓鞘数目及厚度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CNTFR表达结果:术前对照组CNTFR存在微量表达,1个疗程后,电针组血清CNTFR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个疗程后,电针组血清CNTFR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NTFR mRNA表达结果:术前对照组CNTFR mRNA存在微量表达,1个疗程后,电针组CNTFR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个疗程后,电针组CNTFR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JAK1表达的结果:术前对照组JAK1存在微量表达,1个疗程后,电针组JAK1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个疗程后,电针组JAK1表达开始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 STAT3表达的结果:术前对照组STAT。存在微量表达,1个疗程后,电针组STAT3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个疗程后,电针组STAT3表达开始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髓鞘化程度与神经损伤程度呈负相关;CNTFR、CNTFR mRNA、JAK1、STAT3表达水平同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2.急性期电针可明显加快面神经髓鞘化进程,迅速将CNTFR、CNTFR mRNA、JAK1、STAT3表达调节至正常水平,促进面神经快速修复。3.电针的过度刺激会引发损伤反应,引起髓鞘化程度降低,并激活CNTFR、CNTFR mRNA、JAK1、STAT3再次表达。4.以上结论提示,急性期电针可以通过CNTFR介导的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但是电针治疗需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过度刺激会引发损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