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大量使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也不断提高,再加上二十世纪70年代末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已见成效,出现了家庭结构日渐小型化而无力赡养和护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虽然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问题上还是比较滞后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的护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我国人口急剧老龄化这一视角,探讨了长期护理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问题,借鉴了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首先,本文围绕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展开了讨论。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水平越来越先进,我国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见成效,在抑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也日益突出。因此,老年人晚年的养老和护理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虽然,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还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仅仅在商业保险中有所涉及,但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缺乏,带来了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政府用于老龄人口的财政支出增加、老年人护理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针对解决老年人晚年护理服务问题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本文对社会转型期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正经历着全面而又系统的社会转型,在家庭小型化的压力下,传统的养老与护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事实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新型的养老观。再次,本文介绍了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状况,并借鉴了它们的相关成功经验。本文主要选择了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来讨论,发现它们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前提,也都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困难,并且无法支付医院或护理院高昂的费用。因此,这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护理保险模式,来解决被保险人在一定年龄患慢性病所需要的费用和护理服务等问题。我国现阶段也处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也需要积极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通过适度的借鉴德、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最后,本文针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缺失,提出了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思路。由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构建长期护理保险,要确定其基本理念,并要奉行公平性、法制性以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等基本原则,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