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对幽默的探索要从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时期算起,各领域学者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视角探究幽默。从语言学角度对幽默展开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利用语用学、修辞学、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幽默的生成原理及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关联理论是从语用学理论发展出来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近几年从这一是角出发来对幽默言语进行的研究在数量上逐渐增长,但是针对日语幽默进行的研究为数尚少,本论文利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对“吉本新喜剧”中的日语言语幽默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吉本新喜剧”是日本老牌的舞台喜剧节目,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期间有过萧条和低迷,但都一一克服并且人气越来越高,如今只要一提到“新喜剧”日本人就会想到“吉本新喜剧”。本文利用影像资料进行实证研究,收集“吉本新喜剧”中令台下观众发笑的片段,并将其中的台词文字化,利用关联理论相关原理对日语言语幽默的认知理解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日语言语幽默进行分类整理。第一章对以往的幽默研究进行概括整理,并找出以往理论在分析言语幽默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关联理论这一认知语用理论的新视角,说明它在分析日语言语幽默理解时所具有的可能性。第二章立足关联性理论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关联性的两个重要因素——认知语境和认知努力在幽默效果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三章立足于表意和含意,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出发研究听者理解日语言语幽默时的认知过程。对于幽默的理解往往受到听话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第四章中从认知语境、各种类似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与日本人进行幽默交际时产生偏差、不理解的原因。第五章总概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不完善及今后仍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论证了用关联理论解释日语言语幽默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同时为言语幽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还结合了潜藏在日语语言幽默背后的文化背景对幽默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究幽默言语中所蕴含的文化要素与能否达到言语幽默理解的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关系,说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所具有的语言习惯及认知语境给幽默理解带来的影响,为避免与外国人进行幽默交际时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劳力做出贡献,在交际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对方询问并解决,更有利于跨文化交流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