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一种很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也是本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在我国食管癌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大约占90%。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经以手术为主的各种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小于30%,而如果能早期诊断,经手术等治疗,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食管癌疗效的关键。但是如何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确定高危个体,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仍未获得满意解决。食管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进行性发展的过程,目前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食管癌变的各个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分子变化,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或几种在食管癌变过程中比较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必将大大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本实验从蛋白水平对cyclin D1与Rb基因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以期发现能用于食管癌前病变监控和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材料与方法1.第一部分,从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2001-2004年对林州市食管癌高危人群普查内镜活检标本中随机选择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异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第二部分,从安阳市肿瘤医院在食管癌高发区同一个体相同病变部位两年前后的食管粘膜活检标本中,选择其中二年后复查发展为原位癌的17例病人的两次内镜活检标本作为试验组(癌变组),40例二年后复查仍处于异型增生状态者的两次内镜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非癌变组)。另外选择20例同期相同地区内镜普查健康人正常食管上皮的活检标本作为健康对照。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和Rb在上述各组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3.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第一部分,cyclin D1在早期癌中与正常食管黏膜相比表达增高(P<0.05),Rb在早期癌中与正常食管黏膜相比表达降低(P<0.05)。cyclin D1和Rb两者各自在早期癌与异型增生、异型增生与正常黏膜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部分,在第一次活检中cyclin D1在试验组中的表达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二次活检中cyclin D1在试验组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表达的动态变化,两组之间比较,由阴性转为阳性状态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始终维持在阴性状态的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者各自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始终维持阳性和由阳性转为阴性者,两者各自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二年前后cyclin D1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二年前后cyclin D1的表达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Rb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活检中Rb在试验组中的表达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观察Rb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始终维持在阴性状态者以及由阴性转为阳性状态者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始终维持在阳性状态者和由阳性转为阴性者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二年前后Rb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二年前后Rb的表达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cyclin D1和Rb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早期癌中,两者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1.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cyclin D1基因的异常可能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并且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cyclinD1还不能作为预示食管异型增生具有发展为食管癌高度危险性的分子指标。2.Rb基因的缺失可能是食管癌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Rb基因的异常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是Rb还不能作为预示食管异型增生具有发展为食管癌高度危险性的分子指标。3.从食管异型增生到食管早期癌的转变过程中Rb基因功能异常可能主要是Rb蛋白的功能被其它基因的异常所抑制,而并不一定是Rb基因本身失活所致。4.Rb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既可以是本身表达的缺失,也可以是cyclin D1过表达所致,两者中有一个异常就具有相同的效果,不需要两者异常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