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流行因素分析与中医疫病理论创新的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式,在前辈学者的一些疫病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医学、史学文献等资料,对疫病流行因素、疫病防治、古代中医疫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代防病治病对古代疫病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古代医家的治疫思想及疫病防治的相关因素,探讨分析当前医学界运用疫病理论防治重大急性传染病的规律,为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重大疾病的现代防治机制提供借鉴。2、研究方法2.1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检索范围:检索维普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温病、瘟疫、温疫、疫病、传染病等病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等。所有文献收集日期为195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与中医疫病理论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文献排除标准:实验研究性文献。●资料收集内容:关于各传染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流行特点、中医对疫病的认识、证候特点、治法方药等。2.2文献研究方法1)检索查询、下载原始文献;2)阅读每篇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并粗略浏览全文,对文献进行甄别;3)将收集到的资料运用频数统计、分类的方法,按各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流行特点、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进行分析;4)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归纳。3、结论中医疫病理论体系萌芽形成于秦汉时期,成长提高于金元时期,完善成熟于明清时期。疫病流行与邪气流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并针对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如设置专门防疫机构、定期配置防疫药物、重视赈济措施、重视城市规划和人口控制等。与此同时,不断有医家提出新理论、新观点,使中医疫病理论不断完善。而中医疫病理论的特色在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对疫病病因病机及传播途径、疫病传变规律的认识,重视抓证侯群,重视正气在疫病预防中的作用。而现代运用疫病理论指导乙脑、SARS、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正是对中医疫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此研究观察中药脱敏清水丸对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血清中总IgE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皮损的消退变化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中总IgE测定指标
强强联手,净化行业生态“虚假流量一直是广告行业的痛点,此次AdMaster与腾讯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双方在各自所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为广告主贡献更
目的确定广东省广州市幼儿园儿童抗生素自主使用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按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295名广州市幼儿园儿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家长对儿童自主使用
简述了空间可充气结构的国外应用情况及可充气结构的导弹诱饵和气球卫星,介绍了可充气气球的设计特点,包括采用压力刚化铝箔的刚化结构、充气装置和释放装置,分析了太空环境中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模式的改变,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血脉病是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患的统称,血脉病理论体系刚刚建立,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
<正>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精神性疾病的增多,多因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肠激惹综合征(IBS)亦逐年增多。西医除心理及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效疗法,故笔者采用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地来考虑。因为稍有不慎,它就会引起颠覆性的危机,就会影响一代学生一生的命运。我们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先在上海、浙江进行试点。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当前循证实践和决策的主要参考,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临床研究越来越需要与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合,首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之中去,而云计算的出现将信息化管理推上了又一个高潮。固定资产管理是每个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政府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