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开采深度增加不断深入地壳,随之而来的开采环境也呈现出高地应力、高瓦斯压力、高温等特点。深部开采伴随着构造应力、采矿诱导应力显现明显,应力状态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σ1>σ2>σ3)煤岩力学、渗流特性也表现出较浅部更加复杂的特性。此外,随着开采环境的恶化,深井煤矿复合动力灾害频发。本文主要基于真三轴试验系统,针对煤岩及复合煤岩进行了系列真三轴力学、渗流、复合动力灾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059、51434003、513742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开采深度增加不断深入地壳,随之而来的开采环境也呈现出高地应力、高瓦斯压力、高温等特点。深部开采伴随着构造应力、采矿诱导应力显现明显,应力状态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σ1>σ2>σ3)煤岩力学、渗流特性也表现出较浅部更加复杂的特性。此外,随着开采环境的恶化,深井煤矿复合动力灾害频发。本文主要基于真三轴试验系统,针对煤岩及复合煤岩进行了系列真三轴力学、渗流、复合动力灾害研究,揭示了中主应力、应力Lode角对煤岩变形、强度、破坏、渗透率影响的规律,提出了考虑应力Lode影响的塑性屈服准则和经验渗透率公式;详细分析了应力、煤-岩厚度比例等对层状复合煤岩力学及渗流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复合煤岩的强度、渗透率公式;开展了系列深部煤岩复合动力灾害试验,探究了应力、加载速率、顶底板对动力致灾过程的影响。基于广义平面应变理论建立了真三轴应力下钻孔围岩塑性区模型,揭示了钻孔卸压减灾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开展了系列煤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煤岩强度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而先升高后降低,且始终高于其常规三轴压缩强度。煤岩裂纹特征应力均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少。煤岩试样破坏后形成近似平行于中间主应力而与最小主应力成一定倾角的断裂面。断裂面角度随中间主应力的增大而逐渐增大。2):进行了砂岩试样的等p等q试验,得到了π平面的屈服轨迹。系统比较了几种常用真三轴强度准则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文砂岩试样的真三轴强度符合修正Lade准则(MLC),而线性Mogi准则可较好表征原煤的强度。3):煤岩真三轴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小、中间主应力一定时,砂岩和煤的渗透率总是随着最大主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同样,当最小和最大主应力相同时,中间主应力的增加也会带来有效渗透率的降低。此外,原煤、砂岩试样的渗透率和归一化渗透率在最大主应力相同时,其变化程度随侧向压力(σ2或σ3)的增加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考虑应力各向异性影响的真三轴渗透率模型。4):应力Lode角对煤岩变形、渗流、强度特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应力Lode角的变化使岩石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应力方位和气体流动方向对煤岩渗流特性的影响巨大。沿气体流动方向渗透率的升序如下:与σ1,σ2和σ3平行。随着应力Lode角θσ的增加,渗透率在气流平行于σ1或σ3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并在平行于σ2的方向上逐渐降低。5):在层状复合煤岩真三轴试验中,层状复合煤岩的强度均高于纯煤,但低于纯砂岩。另外,复合煤岩的强度随着砂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由第一和第三当量主应力不变量表示的新强度准则。由于协同变形,层状复合煤岩比纯砂岩和煤具有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6):在复合煤岩渗流实验中,渗透率总是随着主应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中间主应力或最小主应力的增加,煤岩渗透率的降低率逐渐减小。系统分析了层状复合煤岩的真实有效应力,并得出了在真实三轴应力条件下复合煤岩的主应力关系。提出了一种考虑煤-岩相互作用的层状复合煤岩渗透率模型(TCP)。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主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7):扰动复合动力灾害是具有冲击灾害与煤与瓦斯突出共存和耦合效应的动力现象。应力、加载速率、顶底板对复合动力灾害的致灾过程有显著影响。试验发现,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加,复合动力灾害的烈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复合动力灾害中的碎片弹射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选特征。在高速率加载模式下,煤样的切线模量和载速率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强度与加载速率则呈对数线性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宏观裂缝的数量和岩爆坑的体积也随之增加。顶底板在动力灾害中主要起到前期储存大量弹性能,后期传递弹性能加剧煤体的破坏,此外还起到提高煤岩系统整体强度和弹性能储能极限的作用,使动力灾害现象更加剧烈。8):基于广义平面应变理论与多屈服面模型,建立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钻孔围岩塑性区模型。系统分析了钻孔方位、偏应力、中间主应力、钻孔半径等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钻孔卸压试验,揭示了深部煤矿卸压减灾、防灾机制,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异种材料焊接在交通运输、电站锅炉、石化工业及核电厂等行业已被广泛应用,其中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的异种材料焊接最为常见。然而,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钢在进行异种材料焊接时,珠光体钢侧的熔合过渡区内会形成马氏体层,以致异种钢接头的塑形和韧性降低,而且珠光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服役易发生碳原子的迁移,并且马氏体层的形成也会为碳扩散提供通道,加速碳原子的迁移。通常在高温下服役的珠光体/奥氏体异种
[目的]观察止血散胃管注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奥美拉唑40mg+100mL 0.9%氯化钠,静滴,1次/d。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600mg+250mL 0.5%葡萄糖,静滴,1次/d。重度出血口服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必要时补充血容量。治疗组40例自拟止血方(三七粉、白及粉、生大黄粉各5g),加100mL 0.9%氯化钠,
城市规模近年来飞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定居大城市,造成城市交通严重拥堵长达数个小时。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速度、高环保等优点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承担了城市主要的交通压力。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经常遭受由于大型活动、节假日和恶劣天气等原因导致的突发大客流冲击,突发大客流不仅会让轨道交通站点积聚大量乘客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还会导致大客流影响传播至线路上其他站
气隙放电是换流设备中常见的空气绝缘缺陷现象。气隙放电过程产生带电粒子,粒子微观过程构成气体放电的基础,同时,瞬态空间电荷、背景空间电荷对气隙放电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换流设备电压工况复杂,因而气隙可能承受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电压、谐波电压及交直流复合电压。不同电压条件影响空间电荷分布,进而对放电特性产生影响。为得出复杂电压下气隙放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本文提出从微观角度,研究电荷分布、计算空间电场,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征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缺血性卒中病人占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80%,其致病机理多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引起的。如果闭塞持续5~10分钟以上,闭塞部位周围将会形成特征性梗死灶。随着闭塞持续的时间越长,缺血核心面积就越大持续转变为半暗带,可挽救的神经组织数量将会逐渐减少。就目前的治疗方法来看:主要是通过药物或机械手段取出闭塞物,以恢复受损部位的
二次电子发射是初始电子作用下材料浅表层发生的复杂散射过程,在显微分析和电子倍增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同时也是诱发空间大功率微波器件微放电现象、粒子加速器电子云效应和真空绝缘失效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基于表面修饰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广泛采用的修饰方法包括粗糙化处理构建微/纳米级陷阱和沉积以银、氮化钛、阿洛丁为代表的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镀层,然而由于表面氧化、吸附水分子
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和炎症的积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可引起晒伤,甚至会诱发皮肤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等。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蛋白,通过上调表达响应紫外线的照射,并能催化降解血红素来发挥抗炎症、抗氧化和抗凋亡等作用。因此,探究紫外线对皮肤细胞中HO-1的调控
背景:MicroRNA(miRNA)是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对信使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来控制靶基因的表达,与DNA甲基化相互作用,是信号通路和靶基因之间的关键枢纽。miRNA可以直接参与骨组织形成的各个过程,对不同粗糙度钛表面上成骨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一
随着水环境容量的减小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我国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目前,很多污水厂出水总氮(total nitrogen,TN)难以稳定达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污水厂进水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不完全。外加有机碳源不仅会增加污水处理成本,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会给污水厂后续的污泥处理处置带来困难。硫酸盐是污水中常见污染物,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
无监督的特征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项基础的研究问题,其目标是从大量的无标注数据中学习数据有代表意义的特征表示。为了克服高维数据给数据分析任务带来的挑战,学习数据准确的低维特征表示成为了有效的预处理方案,它广泛应用于数据分类、可视化、以及模式识别等重要领域。过去几十年,无监督特征学习以其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现有的特征学习方法仍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监督信息的缺乏导致特征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