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合约法律监管制度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合同不同,智能合约的履行不依赖于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是在成功缔结合约后便会按照事先确定的技术逻辑自动执行合约条款,这就是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特性。同时,智能合约还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双方无需公开真实身份便可完成交易。因而利用智能合约进行交易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合同低效率高成本的问题,还能够更好的保护交易双方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亦与尼克?萨博此前提出的因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持,而只被当成一种设计理念的“智能合约”不同。如今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发展的如火如荼。随着对智能合约的不断深入发掘,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等领域,甚至在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代码与合约的联合,数字与现实的连接,可以说智能合约打通了通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渠道。目前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其经济价值并开始投入研究。然而快速发展的智能合约也给现有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法律的滞后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真空。在分析我国智能合约法律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智能合约法律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智能合约的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地位不明确,没有法律层面的“明文规定”,难以做到“有法可依”。二是智能合约的交易过程具有高匿名性,直接影响到合同效力的认定、违约救济以及违法犯罪活动的有效打击等方方面面。三是加密的交易内容,缺失了监管审查机制,或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保护。四是事后救济缺乏,没有关于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等事后救济制度的安排。五是缺少合约技术人员的责任规定,现有规定中并没有将技术人员这一重要角色纳入监管范围。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既要鼓励、促进其不断发展,也要划定底线,落实法律监管。尽管智能合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法律有必要对其做出回应,将其纳入监管之中。在吸取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我国智能合约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智能合约的法律监管体系,考虑将智能合约纳入《民法典》所确定的法律框架之下进行监管,明确确立智能合约的法律地位;二是根据具体交易情况的不同,对匿名的交易主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身份验证;三是建立转换和审查标准或是接入外部数据库,通过这些方式构建验证机制,对内容合法性予以控制;四是结合智能合约的技术特性构建事后救济制度,为智能合约的发展提供后续保障;五是增加关于合约技术人员的责任规定,明确将技术人员纳入监管范围,确定技术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是否具有免责事由。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现代法治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要求、行政协议制度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柔性行政管理手段,行政协议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政府的行政管理当中。单方变更解除权作为行政协议制度当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也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单方变更解除权是指由行政机关特有的、不受相对人意志所影响,仅凭行政机关的单方意志就可变更协议内容或解除协议的特权。单方变更解除权是法律所赋予的行政机关的特权,其在行使时无需与相对人进行约定,就
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使得新科技和新产品应运而生,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技术体验,丰富着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捕捉人物面部信息的方式来确认人们身份的新型技术。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金融领域、行政领域、交通领域以及公共安全领域等等。但是科技是把双刃剑,人脸识别技术在为多个领域带来便捷,帮助人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随意采集、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劳动法领域,就是用工形式更加的灵活和多样,这种新的用工形式和传统的旧的用工形式差异巨大,也给传统的用工形式带来冲击。“互联网+”模式下的这种新的用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一些伴随着新的用工方式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保护劳动关系中不占优势的劳动者群体的利益,我国劳动法实行优先保护劳
学位
自古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根植于国家和百姓心中,聚焦着无数关注。农村人口基数大、法律意识薄弱,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始终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同时强调保障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权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我国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土地等集体资产的经营者、管理者,同时,也承担着农地等集体资产
学位
学位
学位
基于商事交易过程中的规范性不够,实体及程序不够严谨,导致了当前商事活动中因公司担保问题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担保合同的司法认定无论是对公司、公司股东,亦或是债权人、担保人都有着深远影响,如何均衡保护各方权益是重中之重。司法实践中,公司对外担保的争议焦点主要表现为公司越权担保的效力认定以及担保责任的分配问题。由于最新出台的《民法典》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判定标准,致使司法裁判缺乏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