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中国政策监管、中美贸易摩擦、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限制、货币贬值等因素,我国跨国并购的完成率逐年降低,如何在目前“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势下,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率是当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制度理论、外来者劣势等理论,从相对稳定的东道国文化特质要素对我国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进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跨国并购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为企业在当今经济政策不稳定的情形下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了相关建议。本文以我国1997-2017年间2722起跨国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从东道国文化宽容度和社会信任水平两个角度探讨了东道国文化特质对我国跨国并购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东道国文化特质对跨国并购成败的作用,是否受东道国正式制度中的法治水平影响。在进一步检验中,本文扩展了跨国并购成败的内涵,考察了东道国文化特质与跨国并购交易效率和并购后绩效之间的关系,更为全面地剖析了文化因素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本文主要的结论有如下四点:(1)东道国文化宽容度越高时,我国跨国并购越容易成功;(2)东道国社会信任水平越高时,我国跨国并购越容易成功;(3)东道国文化特质对跨国并购成败的作用,受东道国正式制度中的法治水平影响,且验证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宽容和信任与作为正式制度的法治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作用;(4)东道国文化宽容度不仅影响着跨国并购完成率,对跨国并购效率和并购后绩效也有正面影响;东道国社会信任水平仅对跨国并购完成率和并购后绩效有正面影响,对跨国并购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重视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在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目标选择时,可以多关注、对比东道国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提高其决策合理性;(2)充分认识到跨国并购的复杂性,在跨国并购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好文化宽容度和社会信任水平这两个文化要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这两种文化要素的反作用;(3)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文化交流的作用,增信释疑,消除他国国民对我国的固有偏差,促进双方经济贸易中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