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肌形态、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分布和神经入肌点定位等方面,对肩袖肌群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肩袖肌群的生理功能和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较全面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1.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上的成人尸体10具,完整取下两侧的肩袖肌群,采用大体解剖法观察肌内腱板的位置、形态、数量和起止点,以及肌束的起止、排列方式、走行方向与肌内腱板的位置关系。2.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上的童尸3具(10~15岁)及成人尸体2具(30~40岁),完整取下两侧肩袖肌群(10侧共40块肌),用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后观察各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3.用成尸5具,分别在冈下肌和肩胛下肌的中部、起端部、止端部三个部位,在冈上肌和小圆肌中部取材,行组织学HE染色后,采用体视学方法进行肌梭分布的研究。4.用成人尸体10具,共20侧。以肩胛骨下角作为测量的骨性标志,分别测量肩袖肌群各神经入肌点距肩胛线Y轴和经肩胛下角的水平线X轴的距离。
结论:1.冈上肌和小圆肌肌内各有一条带状腱板,短肌束辐辏状附着于腱板,似短索状环羽肌;冈下肌内有一片状腱板,腱板的内外面和上下缘都有短肌束斜行附着,认为是环羽肌的另一种构型;肩胛下肌肌内有多条交叉排列的带状腱板供短肌束附着,形成多羽肌。2.肩袖肌群肌内各级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肌内腱板的深面,或在肌内腱板的两侧。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内神经主干多朝肌上下缘方向走行,肩胛下肌的肌内神经主干多沿肌长轴走行,神经与肌纤维的排列方向成一定角度;肌内神经各级分支在肌中部最多,并多见神经交通支。3.冈下肌、肩胛下肌肌梭密度和肌梭联合体比例都在肌中部最高,推测肌中部能更敏感地监测肌运动细微变化;肩袖肌群小肌肌梭密度约是肩关节周围大肌的1.6~2倍,小肌肌重仅及大肌的17.5~50%,同功能的一组小肌和大肌可能构成“平行肌组”,推测小肌对大肌的运动起一定调控作用。4.四块肌的神经入肌点共有八个,大部分集中在肩胛线外侧3~6cm(小圆肌的神经入肌点除外)、经肩胛下角的水平线以上8~12cm(冈上肌的神经入肌点除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