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G-四链体的新型小分子对MYC启动子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人类的第二号杀手。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但目前传统的化疗药物主要是细胞毒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依赖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生长、修复、死亡的动力学差异。因此这类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正常细胞,带来临床上常见的各种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耐药性的产生也限制了这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靶向肿瘤特异性新靶点的抗癌药物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最常见的DNA是单链或双链螺旋结构,但在K+、Na+等离子的存在下,富含鸟嘌呤碱基重复序列的核苷酸能够形成G-四链体结构。人端粒DNA由5′-(TTAGGG)-3′重复序列和一个3’悬突端组成,这一段单链结构在生理条件下有可能会形成G-四链体结构。人们发现除了染色体端粒末端,一些重要的癌基因如c-myc,bcl2,c-Fos以及c-ABL等,也可以形成G-四链体。因为肿瘤基因表达的端粒维持机制和转录调节已成为肿瘤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所以G-四链体结构有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 白叶藤碱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它的化合物和盐类有许多有用的生物学功能。在其从天然产物中分离之前就已有关于合成的报道。这类化合物可以从中非和西非的居民用于治疗疟疾的非洲植物Cryptolepis anguilolenta中分离,也有报导它们可用于抗高血糖症。本实验室以端粒DNA的G-四链体为靶点,利用CD光谱分析和端粒酶活性检测的酶联免疫(TRAP-ELISA)方法,已经筛选发现白叶藤碱类似物可促进富含鸟嘌呤的DNA序列发生折叠形成G-四链体,诱导端粒的缩短和肿瘤细胞的衰老。 c-myc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是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必需因子。c-myc蛋白作为核转录调节因子,可与MAX蛋白形成稳定的二聚体,与DNA特异序列相结合,直接激活基因的转录,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且c-myc启动子核酸酶超敏单元Ⅲ1(MHEⅢ1)区域,存在着容易形成G-四链体的结构。因此寻找既抑制端粒功能又抑制myc启动子活性的靶向G-四链体的新型小分子,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许多种肿瘤细胞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都有端粒酶的高表达。c-myc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在白血病细胞和其他肿瘤细胞中也有过表达。本次研究在白叶藤碱类似物能够稳定端粒形成的G-四链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PCR-stop实验从白叶藤碱中筛选出与c-myc启动子相互作用的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c-myc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E2F1、hTERT的表达的影响;对端粒结合蛋白TRF1和TRF2表达的影响;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对凋亡诱导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从白叶藤碱类似物中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蔬菜种子催芽方法试验时,茄子144小时调查发芽率,结果黄瓜种子发芽率9367%,西葫芦9267%,番茄8400%,辣椒3733%,茄子5500%,与恒温培养箱催芽结果没有明显差异(见表)。经保温瓶催芽的种子播种后,100%出苗,没有任何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部分: 1.560例喉鳞癌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吸烟在喉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喉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生存率的主要
目的:观察细胞发生自噬后UVRAG分子水平的改变及其与自噬发生的关系。方法:将p ERFP-LC3真核表达载体的质粒转染RD-A细胞并与次日用不含胎牛血清的eagle’s液代替常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