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环境压力使得作为循环经济表现形式之一的生态产业园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实践,政府和社会对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寄予了厚望。不少生态产业园在实践中的确获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但也有不少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甚至濒临解体。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产业园的概念、生态环境效益、物质和能量流的微观设计以及具体某个或某几个园区的介绍上,很少有学者对生态产业园的各种效益和风险进行系统剖析。本文独辟蹊径,从生态产业园的网络结构着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等对生态产业园的这种特殊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所带来的各种正效应和负效应,以求来解释生态产业园实践中所碰到或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生态产业园的目标和网络基本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产业园的网络层次CSP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SNA常用的强弱关系变量中的强联结(strong ties)、网络密度(density)以及网络中心性(centrality)变量来刻画生态产业园的网络结构特征,并从这三个维度对网络结构的效应做了分析。除了穿插各种小案例外,本文还对贵港生态产业园做了重点分析。最后,作为研究的深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业园网络治理的一些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最为普遍存在的生态产业园具有明显的强联结、网络密度大以及网络中心性高的网络结构特点,在强联结上,提出可以用一个依存度或称共生度系数来衡量强联结的水平,在网络密度上,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生态产业园的网络密度一般要比传统工业园大;生态产业园的网络结构特点带来了可观的正效应,如网络密度越大资源化水平越高,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越强等;但这种网络结构也会带来一些负效应,如增加了网络成本、网络收益的额外净损失、创新动力受到制约、容易遭受周期性风险、路径依赖与锁定等;在网络治理上可以基于强联结、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在生态产业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