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1条件剔除(杂合子)小鼠构建及DCF1多克隆抗体制备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神经干细胞(NSCs)在胚胎和成年神经组织中的发现,以及对NSCs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研究的不断深入,NSCs被视为对神经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多为分化终末细胞,其自我修复和替代功能基本消失。尽管成体脑内也有NSCs存在,但由于环境因素,形成新神经元能力较弱,导致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缺失而发生功能障碍。NSCs的潜在分化能力和较强的增殖、迁移能力使它成为一个良好的细胞移植源。通过体外移植和体内激活NSCs来改变细胞生存环境,使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和恢复其功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而阐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机制对于解决以上问题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神经干细胞中,树突细胞因子(dentritic cell-derived factor 1,DCF1)基因的功能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dcf1基因在未分化的神经干细胞中高表达,而在终末分化的神经细胞中低表达;随后在小鼠神经干细胞中过量表达该基因,通过与对照组相比发现过量表达dcf1基因的细胞的轴突生长被抑制,dcf1基因可维持神经干细胞的状态。而用RNAi沉默该基因后,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这些工作都表明dcf1基因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两部分的研究: 1:利用条件性基因打靶技术,构建dcf1条件剔除小鼠模型。成功构建dcf1条件剔除载体,筛选到发生正确同源重组的ES细胞,得到由ES细胞发育而成的嵌合体,PCR技术鉴定出由嵌合体回交后出生的dcf1条件剔除杂合子。 2:为了验证后期的基因剔除小鼠和研究DCF1蛋白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DCF1多克隆抗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发酵DCF1原核蛋白,DCF1蛋白免疫实验兔,获得DCF1多克隆抗体,利用DCF1抗体证明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都表达dcf1基因,但在胶质瘤细胞中不表达。冰冻组织切片和Westem Blot证明脑组织中确实存在DCF1蛋白,并且DCF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皮层IV区。 本研究是一种原创性研究,通过构建dcf1条件剔除模型小鼠,为深入研究dcf1在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阐明dcf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活体报告蛋白,其作用是任何其他酶类报告蛋白无法比拟的。它是单体蛋白,自发荧光,荧光反应无需外加辅助因子,其突变体Emerald不需要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