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研苏州地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早期目标化治疗的实施情况,评价其质量的优劣,并分析早期目标化治疗达标率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为促进PCAS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2009~2010年,苏州地区十家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ICU内收治的、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ROSC)患者的资料;根据Utstein模式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骤停后48小时内主要目标化治疗指标—体温(T)、平均动脉血压(MAP)、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末梢血糖(Glu)的测定值,以及离开ICU时脑功能分级(CPC评分)。根据患者离开ICU时的CPC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CPC1~2)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CPC3~5),比较两组患者目标化治疗指标达标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试图阐明上述目标化治疗指标的达标率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共有101例心脏骤停患者进入本研究,17例患者离开ICU时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CPC1~2);但是,84例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CPC3~5)。对于总体患者而言,目标化治疗指标达标率中SpO2和MAP的达标率较高,分别为90.1%和81.4%;Glu和PaCO2的达标率较低,分别为55.4%和32.8%;而治疗性亚低温(MTH)的达标率最低,仅为5%;上述目标化治疗指标达标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各家医院的上述指标发现,PaCO2、Glu和T在各医院间的人均监测频数具有明显差异;并且,SpO2、MAP、PaCO2及Glu的达标率在各医院间也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值均<0.05)。比较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发现,SpO2和MAP的达标率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96.6%vs88.6%,85.2%vs80.5%, P值均<0.01)。另外,良好组旁人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旁人CPR)的比率明显高于不良组(88%vs59%, P<0.05),并且良好组心脏骤停至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CA-ROSC)也明显短于不良组(16.5min vs26.5min, 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A-ROSC的时间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95%可信区间0.902~0.996, P<0.05)。结论:苏州地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目标化管理质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于体温和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的管理方面更有待加强。另外,尽早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复苏后目标化治疗也是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