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东地处鄂西山区。其地四季分明,气候温湿,日照条件好,具有烟草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据传说,清初政府军在镇压四川张献忠余军以及各地的反清义军,途径川蜀咽喉--巴东时,将烟草传入。同时,由于烟草特殊的祛瘴效果,被迅速引种并广泛传播。烟草自明末清初传入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最初品种为晒烟,许多农户自产自吸。伴随着烟草需求量的增加,一些小作坊逐渐兴起,将晒烟手工刨制,加工成丝烟,俗称“巴东刨口”,因其口感清新、吸味甜润,不但满足了当地百姓的需求,而且还销往临近县市甚至汉口等地。抗战时期,由于战略物资及人口转移,巴东成为鄂西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社会经济产生了一种“战时效应”,空前繁荣,烟草发展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时间,商贾云集,生产作坊大量涌现。1945年,伴随着行政与经济中心的回移,烟草无论是种植面积、作坊数量及生产规模都相应的缩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淡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口增加以及经济状况的好转,政府加强了对烟草的扶持力度,制订相应的生产和收购计划,并细化到地方乡镇乃至生产队,地区烟草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此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一切以粮为纲,烟草种植、加工与销售完全由政府下达相应的指标,限产限销。1965年始,地方政府为了改善财政经济,先后试种烤烟和白肋烟,并获得成功。80年代初,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巴东农村的广泛施行,巴东烟草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走向产业化。生产物资、技术等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同时还兴建了县卷烟厂,组建了县烟草公司,使烟草的产、制、销迈上正式轨道,并成为当地政府财源与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支柱。新世纪,巴东烟草的发展趋于理性化。关闭了县烟厂,缩减了种植面积,提出了“以科技拓展规模、以质量代替数量”的响亮口号。虽然地区烟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疼痛”,我相信,今后的巴东烟叶只要立足现有规模,科技兴烟,再融入地区富硒优势,定会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