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也动态地贯穿信贷业务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强调贷后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适应全面风险管理(ERM)的需要,《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也为当前贷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土壤和精神环境。笔者在参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对贷后信用风险的概念、成因入手,在理论上分析出贷后信用风险包含“质”——即借款人违约、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下降和“量”——所引发风险可能损失金额两个层面的内涵。本文通过对贷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提出管理时银行应遵循与借款人“长期互动”、“互相监督”的原则,将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并分别进行方法论上的研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后信用风险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提出了: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为内容的贷后信用风险动态管理机制对策。即,在建立简明化贷后信用风险识别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内部评级法(IRB法),以衡量借款人违约率(PD)和贷款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指标,通过两维评级计算出贷后信用风险权重(RW),动态化评估贷后信用风险,尤其是着重评估细分正常贷款转变成不良贷款的阶段和变化规律,完善不同级别贷后信用风险的控制和处理办法,体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精神。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持续、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的不断深化,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银行业尤其是中小上市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盈利压力。面对如此严
“事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一条也不能缺,事关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一分也不能少,事关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一个也不能漏,事关安全生产的检查、监督一刻也不能松。”湖南明义烟花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城市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广大农村还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人们关注的重点始终在城市。虽然国家也比较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制订和出台了一
本文旨在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河北省农产品产业链升级体系,使物联网在农产品产业链升级领域得到顺利实施与应用,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确保食品安全。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