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三线建设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及保护再利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一百余年是人类社会变化最剧烈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工业的兴建与转型,形成了众多的工业遗产。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我国在“三五”、“四五”时期“战备”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大规模国防建设工业遗产,其见证了中西部地区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历史。湖北是国家在三线时期资源投入第二多的省份,仅次于四川,省内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鄂西地区。其中十堰因“三线”而起,是典型的三线建设城市;襄阳是区域内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全国三个“军转民”工业城市之一。随着对工业遗产的调查和对其的保护再利用逐渐重视,鄂西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工作初步展开;但在调查中发现,其工业遗产保护更新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单体改造和商业化展示,忽视了更大尺度空间环境特征的再现。
  本文以鄂西北三线建设工业厂区及其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案例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鄂西北三线建设成果及当前工业厂区的现状;从“区域-厂区-建构物”多层次体系出发,揭示了鄂西北三线建设工业厂区及其建筑遗产的多维度特征;基于鄂西北三线建设工业厂区及其建筑遗产的特征及当前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厂区及其遗产的保护再生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结合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梳理了鄂西北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军工、汽车及民用配套企业”等方面的建设成就;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鄂西北三线工业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在区域格局层次,研究了三线企业以铁路为轴线展开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市县相似产业组团分布特征;在厂区单位层次,在生产与隐蔽性冲突选址条件下,研究其厂区内部组织看似无序而实际为流水线主导的特征,以及在山地建成环境下,因地制宜的厂区布局特征。
  其次,基于资料梳理与相关调研,对相关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当前保护再利用中存在的同质化、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归纳总结了鄂西北三线工业遗产具有社会文化、历史、科学技术、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价值。进而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开工业建筑遗产的特征研究,全面梳理归纳了相关建构筑物的功能、形式、材料、结构和建造特征,其总的突出了“低技术、高适应”的特点。
  最后,基于对工业厂区及其建筑遗产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三个层面探讨了保护再生策略:宏观区域层次,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实现对区域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厂区单位层次,根据价值重要性和现状将企业分为一般、重要和生产三类,提出对应的模式策略;在建构筑物的保护利用中,基于遗产的特征,提出了环境再现、功能赋予、形式维持、材料重构、结构整饬、精神维系等方面的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就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对如何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发表了一些初浅的见解,渴望能为农业院校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20世纪末,工业遗产概念进入我国,大量工业遗产样本成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我国目前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工业技术史的研究相对分立,聚焦工业遗产研究的人员常常缺乏相关工业知识,导致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尤其是技术价值缺乏深入的解读和科学的研判,另一方面,由于急功近利的开发建设,以及对工业遗产特色空间认识的不足,导致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对待一般性工业空间和特色工业空间无差别化的介入设计、甚至因此导致工业遗产重要历史信息缺失和错位现象的出现。
  工业遗产中的特色空间多与工业技术空间直接相关
摘 要:公民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为了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国企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国企在中国GDP份额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目前国企全民所有的性质面临“全民没有”的尴尬局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国企缺少公民的监督,从公民知情权的角度来分析国企信息公开制度。  关键词:国企;信息公开;知情权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模式呈现出增量型、粗放式特征,传统街道的保护与更新常常不被重视,而新建街道往往因忽视地域传统而形成“千街一面”的状况。中国传统聚落及民居因所在地域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街道作为聚落中由民居所围合而成的重要线性空间,其界面形态亦具有地域性特征。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极快,城市发展与传统街道保护更新之间矛盾极为突出。
  论文对夏热冬冷地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整理分析,厘清我国相关法规政策内容与时间脉络,结合学界的理论实践探
生活性街道作为城市中居民社交生活发生的重要场所,其宜社交性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承载公共生活的本质意义。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多从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出发,局限于环境行为研究的主客二元范式。现实生活中街道上发生的社交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时性过程,存在多元因素的交互影响,现有相关理论并不能很好的对其做出全面的解释。
  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武汉市生活性街道的实证研究,尝试将“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引入环境行为研究,将其与“环境可供性理论”相结合,并在核心理论研读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多样化,公众开始高度重视精神生活以及文化活动。文化中心是由多种文化功能复合组成的建筑综合体,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公共空间,对公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吸引文化中心功能使用者及大量的城市非目的性公众进入及使用公共空间,为公众提供日常活动的场所,传播文化精神。因此,研究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对于城市,建筑及公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对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理解及其内涵谈起,指出大多数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次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怎样才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业在各个能源消耗行业中占据比重增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更加高效节能的建筑类型,是目前各国发展建筑节能及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逐渐发展。但是,由于地域性、居民生活习惯、建筑类型等差异,使得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拥有一定独特性,可参考用于本国国情的成熟经验较少,且我国幅员辽阔,五大气候分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无法实现统一的建筑能耗标准。因此,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不同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湖
当前我国乡镇养老面临着两大难题:集体养老接受度不高和居家养老条件不足。一方面,由于乡镇养老设施条件简陋,传统“孝”文化的根植,机构养老在乡镇地区的推行受到了较大阻力。另一方面,乡镇老年人愈发依赖住房条件所提供的物质支持,而乡镇住宅又缺乏专业设计,未考虑到乡镇居家老年人的特殊性,无法满足其养老需求。因此,面对存量巨大的乡镇住宅,如何使其更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以给予居家养老老年人充分的环境支持,是笔者选题的缘由。
  首先,结合当地人口基础资料和养老情况调查结果,分析鄂西南乡镇养老概况。得出结论:乡镇人
摘 要:以在烟台大学中心的学区内的烟台永旺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SPSS软件逐步回归方法筛选自变量得到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对学区内大型购物中心提出建议。  关键词:购物中心;烟台永旺;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72-03  引言  大型购物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初被
期刊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严重的是包括甲醛、苯等在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缩写为VOCs)。由于这类污染物来源广泛并且具有持续释放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关于室内空气中VOCs去除与净化的研究。
  本文以植物活墙对室内VOCs的净化能力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研究评估植物活墙的净化效果,并探究提升活墙净化能力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与归纳武汉市现有室内植物活墙的构造形式及空间效应,并对建筑内部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有、无活墙空间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