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发展速度慢,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一直是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克服的难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六十五载的磨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面貌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农村发展的速度远低于城市发展速度,致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现今,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充分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正是构建新型农民、发达农业、和谐农村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时机,我们必须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发展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机遇。本文所研究的新农村省级示范片既是对新农村建设的继承但又有别于新农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提升,要求成片、整体和分类推进,目标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所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一定评价方法,分析评价成都市第一轮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结束后建设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改进,为今后新农村省级示范片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分析总结了省级示范片建设的相关内涵和相应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的基本情况,建设目标,并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确定了绩效评价的评价标准,并根据省级示范片的实际情况,在参考和借鉴以往研究者对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确立了省级示范片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法和Delphi法相结合方法分别确定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利用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新农村省级示范片的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对新农村省级示范片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轮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结束后,成都市新农村省级示范片的整体建设水平良好,其中整体推进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温江区示范片,部分推进得分最高的是郫县示范片。(2)成都市新农村省级示范片建设水平不平衡,示范片建设水平差距较大。(3)具体从各子系统来看,示范片在“村容整洁”方面实现程度最高,“生产发展”实现程度最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及“管理民主”实现程度良好。最后,根据本文的以上分析和所得结论,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提升省级示范片的整体建设水平,注重省级示范片均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为示范片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多渠道增加资金的投入,保障示范片建设顺利进行;有效加强省级示范片建设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