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地评价安徽某市村卫生室基本现状,了解其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发现基本建设和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2010年安徽某市村卫生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房屋、设备、卫生人力、收支和业务工作量等六个方面,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和省卫生厅相关行政处室给予的意见,最后确定终极调查表。调查表由市卫生局统一发放和收集,村卫生室相关责任人填写,市卫生局成立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填报数据的检查审核工作。运用自行编制的应用程序对个县(区)村卫生室填报的电子表格进行汇总,然后导入SPSS16.0对人员数量、年龄、工作年限、素质以及设备、房屋、收支、业务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总体上,对于定量资料,主要以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作为指标进行描述;而对于定性资料,主要采用绝对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村卫生室数量与分布:全市有行政村1653个,村卫生室1687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室1.02所。(2)村卫生室用房面积:室均业务用房面积、使用面积中位数分别为125.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用房估价中位数为6.80万元。(3)村卫生室设备配置:本研究共计调查了主要设备12种(血压计、电脑、诊察床身高体重计、高压消毒锅、固定电话、血糖仪、手机、供养设备、无菌柜、生物显微镜、心电图机),前8种配置率在80%以上;每室平均拥有设备中位数,血压计为(2台)最多,心电图机、无菌柜、生物显微镜,则为0台(架),其余均为1台(部),最大值、最小值差异明显;每千人口拥有血压计、手机、诊查床,分别为0.65台、0.62部、0.52张。(4)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本次调查共获得10217名村级卫生人员数据资料,平均每室卫生人员数约6人,中位年龄为44岁,中位工作年限为20年;全市村卫生室共有各类执业资格人员9160人,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占83.85%、11.79%、1.94%;村卫生室人员学历构成以中专为主,占82.31%;西医方式行医人员占到70.44%。全市每千农村人口拥有卫生人员、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分别为1.34人、1.01人、0.14人、0.02人,医护比为1:0.02;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数G﹥0.2,为比较公平,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按地理分布的Gini系数G﹤0.1,为绝对公平。(5)村卫生室收支情况:近两年,村卫生室收支相抵略有结余;(6)村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未开展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服务的比例分别为35.98%和44.28%。结论:安徽某市村卫生室数量偏少;医疗设备少,服务条件有待改善;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总量偏少、年龄偏大,地区差异明显;存在性别分布不均,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在今后招聘中应向女性村卫生人员倾斜;村卫生室卫生人员学历层次低,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执业化程度低,护理人员极为缺乏,要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均未超过不公平警戒线,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地理公平性优于人口公平性。政府在逐年加大对村卫生室的财政补助力度,但仍显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县级财政应着手落实对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确保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落实。